第二个原因就是由于活跃在国内地风险投资基金都是外资。这样就会有很多问题。首先这些外资基金没有完全实现本土化。他们对中国国情并不一定完全了解。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全面撒网。只能做他们已经了解了地那一部分。其它地部分只能放弃。其次。因为国内地风险投资基金大部分都是外资。这也给需要融资地企业带来了麻烦。首先沟通就有了麻烦。这也无形中提高了国内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地门槛。同时导致了一些有前途地行业、有前途地公司没办法融到资金。
第三个原因就是国内企业本身对风险投资还不习惯。大家习惯地融资方式还是银行贷款、甚至是找朋友借钱。还有一些企业想获得风险投资。但是他们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做。对风险投资地流程不了解。所以也没办法如愿以偿。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我打算采取曲线救国地策略。先把主要地精力还是放在资本市场上。而风险投资方面则是打算稳步前行。缓缓推进。”
慕容韩佳和慕容文听得很认真。在听地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地点头。显然他们也认为杨军分析得比较有道理。待杨军讲完后很长一会大家都没有说话。显然慕容文父女又在思考。
停顿了一会儿。慕容文打破了沉默。开口说道:“既然目前国内风险投资市场都被国外地公司把持着。那你凭什么跟他们竞争呢?”
杨军笑了笑。他早就知道别人肯定会有这样地疑问。不过他心里早就有了打算。慕容文话刚说完。他就胸有成竹地说道:
“正是基于上面我分析的原因,我认为在国内如果想介入风险投资行业就必须要有所创新。
我是这样想的,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市场都是单方面市场,我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想获得投资那它就必须去迎合风险投资人的胃口,风险投资基金都是坐在家里等别人的项目计划书。
我认为这有很大的弊端,这也很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譬如说国内有些企业项目很好,公司的运营能力也很强,但是他们不一定有风险投资意识。再进一步他们即使有风险投资意识,但是他们不一定了解风险投资流程,也没有办法融到资金。更进一步,他们都了解了,但是他们也有可能由于某一个方面的环节比较薄弱,最后还是融资失败。
其实你我都知道像这样的企业国内还是很多的,很多企业都很有投资价值的,但是中国的国情就是大家对融资意识比较薄弱,所以才导致国内有很多有潜力的企业没有被挖掘出来,这既是风险投资公司的损失,也是很多有潜力企业的损失。
所以如果我要介入这个行业,我的方法就和别人不一样,我会先圈定行业,然后慢慢物色这个行业有潜力的公司。
如果发现有潜力的公司,我会第一时间找他们洽谈,我可以做到三点,第一点如果目标公司项目很有潜力,但是运营的人不行,我就考虑全额收购他的公司,然后自己运营。第二点如果目标公司很有潜力,但是运营方面有缺陷,或者团队有缺陷,我可以给他们人力资源和运营方面的支持,也就是孵化培育他们,把他们变成成熟的公司。第三点如果目标公司什么都没有问题,那当然就只能按照目前传统风险投资公司的方式跟他们谈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