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的实验基地就在漳州市祁县乔家堡,第二天晌午时分,贺军鹏一行人终于是到达了目的地。
这个蔬菜基地就建在乔家堡部队农场,也是北方几个省第一个实验大棚蔬菜的基地。据说今天开春他们就着手盖起了大棚,而且已经收获一茬了呢!
接待他们的是乔家堡部队农场场长乔新,今年五十三岁,也是个老兵了。这两年乔家堡部队农场在他的带领下也开始发展各种新型农副业,所出的成绩仅次于郭家村部队农场。
“小贺是吧!欢迎啊!早盼着你们来呢!老陶那家伙就是个拖延症!给他打了无数个电话了,他就是一推二二推三的,这回我可是把我们农场的王牌技术员都叫过来了,待会儿啊,你们好好交流交流!”
乔新一脸的相见恨晚,热情的招呼着。
话说这位乔新跟陶进国可是一个连里出来的兵,熟的很,后来因为上头分配,一个去了郭家村,一个来了乔家堡。前几年,国家农业落后,部队农场整天愁的跟什么似的,绞尽了脑汁想着怎么让粮食增产,可就是做不出成绩。
后来,他听说郭家村以及附近村镇搞起了农改,好奇之余,亲自过去考察了一番。几番打听之下,居然发现老战友陶进国居然就在郭家村,兴奋之余立刻过去叨扰了一顿。两人相谈甚欢,并且各自谈论了各自经历。
得知郭家村部队农场搞农改大获全胜,他立即恳求陶进国派人给他做技术指导,也开始做起农改,这几年这乔家堡一带才终于脱离了贫困,有了温饱的日子,不过比起常家村一带,还是差了不少。
没法子,谁叫乔家堡太偏僻,消息不灵通呢!不过得了陶进国的技术支持,乔家堡也是一天变着一天得,尤其这几年,搞副业的越来越多,个体经营赚的盆满钵满,也开始与外界强势沟通。修路,搭桥,引进外来技术,全面发展经济。
如今乔家堡附近村镇也都繁荣起来,隐隐有了越过郭家村的势头。
现如今乔新说话也底气十足了,他与陶进国经常通电话,彼此交流。陶进国知道他居然比自己先一步搞了大棚蔬菜,立即不客气的提出让乔新投桃报李,把大棚蔬菜技术给分享过来。乔新也是个耿直的人,立刻邀请他派人过来考察,并承诺会请资深技术员讲解。不过,他这么做也是为了请贺军鹏过来做技术交流。
早就听陶金国说过他手底下这员大将,他还知道,郭家村部队农场就是在贺军鹏调过来以后才发迹起来的。他曾经几次邀请贺军鹏过来交流,可都因为太忙被婉拒了。
这次趁着大棚蔬菜这茬,他赶紧又将这事儿提了一遍,陶进国一看,这回是自己求着老战友了当然不能太拿洋,于是便同意了。与贺军鹏商定了日子,终于是派他过来了。
不过,乔新没想到贺军鹏身旁还带着一个高手,那就是常素芳。
一番介绍后,他还只当常素芳是跟着出来玩儿的,也没放在心上。客套了一番,便带着他们来到大棚蔬菜的百亩试验田上。
贺军鹏与常素芳打远望去,只见是一排排整齐的半圆形大棚。如书中所说,大棚一侧有一堵垒墙,棚架果然是竹木做的,弯成半圆形,棚布是白色塑料布,棚顶还齐齐码放着一卷卷草毡盖帘。
“场长好!”
在一个大棚前,正停着一辆三轮摩托,车旁边正有几个工兵在往车里装蔬菜。
车上铺盖着保温棉被,里头是码的整整齐齐的芹菜,用丝带捆扎的干净利落,不散的同时也不伤芹菜的茎叶。绿油油的一大车,在这荒芜的冬日里,颜色格外鲜艳。
“小贺呀,你来看看,咱这大棚种出来的反季水芹菜咋样啊?”
乔新脸上带着些许骄傲,笑呵呵的指着车上的芹菜道。
贺军鹏眼里闪动几许兴奋,点了点头,上前刚要说什么,却被常素芳一步上前,率先回答了出来。
“颜色鲜艳,水分饱满,真的很不错!不过,这不是水芹菜,这是西芹。”
常素芳轻易揭破了芹菜的真面目,让乔新顿时一阵惊讶,他刚才故意说这是水芹菜,就是想炫耀一把,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人看穿了。
而眼前这个本没有被他看进眼里的小媳妇儿,居然有这样的见识,真是让他大感意外!要知道,这西芹可是蔬菜新品种,他们也还是第一次试种呢!
贺军鹏见乔新一副下巴差点掉下来的模样,忍不住笑着解释道:“乔场长,素芳在我们村搞了几年农改,对农业新技术十分感兴趣,而且也颇有研究。这次她跟我一起过来,也是有意借鉴一下,准备将来在常家村开一家以种植,运输,销售一条龙的蔬菜贸易公司。”
“是吗?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原来你这小媳妇儿也是有如此宏图大志的不世之才啊!失敬失敬!”
乔新听了,更是对常素芳刮目相看了!
还真是看走了眼,他刚才怎么就没看出来,这小媳妇儿也是个能人呢?
瞧她一副娇弱的小身板,怎么看都像个温室小花,她居然也做农改,还要开贸易公司?不得了,真是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