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臣万死陛下万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臣万死陛下万受——俞夙汐(3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越凌颔首。

昭明继而道:宋昭容的笔迹,寻来她宫中宫人一辨即可,而南宫世子。。。

越凌道:呈上来!

区区数十字,越凌却是细流连了好一阵,面色逐渐转阴:这字迹,真真切切是南宫霁的!或说,是连他自己亦难辨真伪!而另一笺上的笔迹,不消说,正是宋昭容的!

当下,南宫霁心内怎是一个悔字了得:素来只以为林后骄纵却无城府,不料正是这番大意,才留与人可乘之机!再则,若他一早便与越凌多些推心置腹,将那扇子之事如实告知,或也不至此!只是此刻再提独对面陈,越凌正是怒急,如何还能应?

旨意命他回府待罪!南宫霁只得接下,一面惶然苦叹。

私通后妃,罪可论诛!然此事尚有处不明,且涉罪者身份不同寻常,因而昭容宋氏暂且禁足会宁殿,张令其与映秋收监候审,南宫霁则于府中待罪。

虽说当前,私通一罪看去未有定论,尚存一线生机,然南宫霁却心如明镜,知翻案已难如登天!

当下张令其不在身侧,宫里他原是无所指望,幸得禹弼在外尚有所结交,多日奔走周旋,然此事到底牵涉天子家丑,一时并无眉目,南宫霁自是愈发焦灼。

作者有话要说:

(1)圣人:宫中对皇后的称呼。

两曲《庆金枝》,很多年前无聊写的,翻出来废物利用。。。我是有多节约??

第69章思归

春暮,入夜已深,万籁俱寂,惟有不眠之人孤立中庭,无言遥祭故人。前时蜀中传来消息:陆朝云回蜀后,已于年初没了!

薄雾霏微,香烟袅袅,似又朦胧见得娇俏女子独立花丛,回眸间,但笑:盼君共揽菊,郎君何时归?言犹在耳,物是人非。

七载夫妻,终成诀离,怨从何生,恨由何起,惟各自心知罢。

风过去,心不静,浅沉吟:

更深风止春幡住,人面知何处?落红无计恁阑珊,犹见故园明月、笼清庵。

昔亭下枕花阴醉,闻子规声碎。而今魂上恨离天,不堪再当月下、忆初年!

燃烧的笺纸缓缓飞落,没于早已冷去的灰烬中。缘已尽,情不堪,惟余此意,愿能慰斯人在天之灵。

远处早鹊两三声,晨曦已现,这等安谧日子,却不知还余几何?

天色微亮,禹弼不知何时已来到身后:郎君如今,也是时当为后计做打算了!

抬眸间,见一抹褐色闪过,便闻鹃啼数声。

禹弼似有所动,叹道: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郎君入梁已七载,难道不思归?

听者一震,望天不语。

禹弼进而道:殿下乃蜀中世子,怎可久居他人域下?更何况,二王子如今已长成,于情于理,也该替兄长分忧!

南宫霁面色一滞:二弟?怎可。。。

禹弼放眼西望,面色沉重:为全大局,殿下不可显优柔!当下历经羌桀之离间,加之周淮安一案,天子的猜忌,已是日甚一日!殿下若再不设法脱身,时局恐愈发于我不利。

一抹苦笑浮上嘴角,南宫霁喟然一叹:越凌对自己的猜忌,原早已人尽皆知!自羌桀离间事起,他虽口称不疑,却一再遣使入蜀,实为探听;周淮安一案,他以退为进,实则步步紧逼;到如今,他更是连辩驳的余地都不留与自己!思来怎不教人寒心?

只是说起后计,南宫霁不禁蹙眉:眼前之困未解,却言后计,先生不觉无稽?

禹弼摇头:郎君福泽深厚,自可逢凶化吉!

南宫霁一怔:先生是听说了甚?

禹弼捋须:郎君无须多虑,但静观其变即可。

南宫霁自以为此乃宽慰之词,却岂料不出数日,此言竟果真应验了!

这日,王昭明亲自登门,称前案已查明:所谓以词传情一事,实乃子虚乌有!

南宫霁欣慰之余,心内却犹不平,问道:既如此,当初又是何人欲加陷害?

昭明一沉吟,答曰:此事,尚正细查。顿了顿,又劝道:郎君既已自清,还是置身事外为好,万莫执拗!

禹弼见状,适时岔开话,问起张令其。

昭明答曰令其与映秋传递私物与银钱是实,此举已越宫规,当受些薄惩,然顶多也就三五日,自能得释回府。

昭明既去,南宫霁一时凝眉不语。

禹弼知其不悦,然当说的话,自还要说!遂道:事既已了,郎君可还莫忘择时入宫谢恩!

南宫霁拂袖:谢甚么恩?

禹弼正色道:郎君莫任性,须知小不忍则乱大谋!语中自带教人不得不从的威厉。

亦师亦父,竭忠尽智!为护少主,苏禹弼这些年,可谓费尽心力,因而南宫霁,素来是由心敬之!方才之言,不过是一泄对越凌的怨怼,实则禹弼之言,他终还是会听从。

只是当下,南宫霁心中尚存一惑,如今事已过,想来禹弼也无须讳言,便道:先生前番便言此困可解,究竟有何玄机?

禹弼笑道:此事,合当谢一人!

南宫霁奇道:何人?

禹弼道:吕谘吕相公!

南宫霁一时不敢信:吕谘素来与他无交情,当初还曾力主驱他出京,当下却如何肯为他言?

禹弼道:好在吾私下与吕府素存走动,只是吾此求,吕公当初未尝肯轻允,因而才未先行告知郎君,免得多生枝节。

南宫霁疑惑道:此事牵涉天子家丑,凭吕公之谨,缘何甘冒此大不讳?

禹弼捋须但笑:郎君难道忘了,吕公前回是因何罢相?

南宫霁稍一忖,恍然道:如此说来,吕谘此回,实是为报那一箭之仇?!

禹弼颔首:吾自知悉此案背后,皇后或是主谋,便料想吕公应不会袖手旁观。

南宫霁心中犹觉不定,道:然而仅凭他吕谘,果真能撼动中宫?

禹弼道:此便难说了,吕公虽不乏手段,然皇后毕竟是六宫之主,又是先帝遗旨所立,绝非轻易可憾;且言之,此案所涉本是天子家私,今上若为颜面而护短,也是常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