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由编剧梅莉莎·罗森伯格主笔,剧本改编而成的电影同名小说,一出版便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一年销量就突破了三千万册,引发全球女性的狂热追捧,CW、HBO、SNI等主攻青少年观众群体的公共电视台,或是热爱重口味题材的有线电视台,甚至和威尔洛特接洽过,看能不能买下《相濡以血》的电视剧改编权。
强大的关注度代表着品牌效应背后存在的巨大市场,在好莱坞眼里,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变现的——《相濡以血:永生国度》的制作成本是第一部的三倍,达到了近九千万美元,演员的片酬上涨是一小方面,对电影道具、服装、特效各方面精益求精的追求是一大方面,不过虽然制作成本翻倍上涨,威尔洛特却一点资金压力都没有,因为电影却已经在刚开始筹备拍摄的时候,就把成本完全收回了。
保时捷、福特等汽车企业的赞助,ToryBurch、CK、维多利亚的秘密等美国一线设计师品牌的广告植入,甚至是一身迪奥桀骜的西装,一副oliverpeoples的墨镜,一块柏莱士的手表,电影仅凭赞助,在制作期间就已经全部收回成本。
和《相濡以血:永生国度》情况相似的,还有《哈利波特与密室》,同样是续集电影,同样红遍全球,也同样的还未开拍就被各大厂商盯上: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还没下档的时候,可口可乐公司就以1.6亿美元的价格买断了《密室》的全球独家联合营销权,打破了目前好莱坞电影联合营销的价格记录。另外,全球最大的三家玩具厂商,乐高、孩之宝和Mattel也分别以几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不等的价格,获得了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及《密室》电影里的人物、魔杖、神奇动物等做成玩具的合同,其中《魔法石》系列玩具上市仅数个月,销售额就突破了一亿美元,哈利·波特的品牌价值令全世界都感到震惊,这也是威尔洛特将续集电影迅速摆上拍摄日程的原因之一。
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哈利波特与密室》的筹备比上一次更加顺利,邀请演员上也没出现过什么困难,甚至还有不少英国明星毛遂自荐。最有趣是要属科林·费斯和休·格兰特,两人前脚刚合作完《BJ单身日记》,马上又要在《哈利波特与密室》里重聚了,而威廉拍完《相濡以血:永生国度》后,也要马不停蹄的立刻赶往伦敦。
因为演员片酬、制作成本和宣发费用连年都在上涨的原因,好莱坞的制片厂们其实已经越来越难从电影票房里挣到钱了,每年拍摄的大部分电影都是不赚钱的,全靠从广告植入、DVD发行和周边产品上盈利,像《相濡以血》和《哈利波特》这种不仅票房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好成绩,周边利润更像个奇迹的电影品牌,大制片厂能在几年里开发出一个都是件可喜可贺的事,威尔洛特却能同时拥有两个。
总而言之,整个好莱坞都在对威尔洛特羡慕嫉妒恨,制片厂们的眼睛都快红了,跟风与模仿层出不穷,也的确出了几部票房还不错的电影,不过还没有哪一部能达到《相濡以血》的成功。
两年来,也不断有媒体和专业影评人研究《相濡以血》,想要从中总结出成功的规律,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相濡以血》是一部玛丽苏电影。
“玛丽苏”这个由保拉·史密斯创造,诞生于七十年代《星际迷航》同人圈的词语,很好的解释了好莱坞无数爱情电影的本质。
是的,《相濡以血》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部玛丽苏电影,只不过和俗套的王子与公主、王子爱上灰姑娘这样的玛丽苏不同,而是一部有着俊男美女主演、如梦似幻爱情这样的传统玛丽苏电影标配,又有着不俗的艺术品位,以及奇幻惊悚片一样的重口味调料——男主角是魅力四射的吸血鬼,还时不时有血浆四溅的镜头——的另类玛丽苏电影。
好莱坞以前不是没有拍过类似的电影,比如说迪士尼的真人电影,又比如说1992年的《吸血鬼惊情四百年》,但前者太过童话有点无聊,后者又太过恐怖阴暗,所以好莱坞大概也没有想过换汤不换药、打着重口味擦边球的玛丽苏电影会如此成功——直到《相濡以血》横空出世,吸血鬼男神维克多·米勒成为全世界万千女性的梦中情人,迷倒了大概下到八岁上到四十八岁的所有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