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离行不行(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和离行不行(GL)——或许有一天(6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沈望舒比她更大胆,当下揣测道:莫非那便是秦国的大祭司?!

****************************************************************************

因为对面出现了疑似大祭司的青年,路以卿整场宴会都有些心不在焉,索性该商量的事来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这会儿依然是由卫景荣出面去谈,倒不必路以卿来操心。

直到该商议的事基本议定,卫景荣才忽然开口道:我等远道而来也是不易,幸得秦君慷慨,才不使我等狼狈归去。我在此代表卫家军多谢陛下,但还有一不情之请,也请陛下应允。

秦君年纪不小了,已至暮年的他,四年前发动的那场战争已是他最后的雄心。可惜最后功败垂成,虽然事后得了和亲也收到了梁国的一大笔嫁妆,可战败就是战败。从那时起这位帝王的雄心就被磨灭了,也是因此他才会在卫家军围而不攻的情况下,主动选择了议和。

更多的好处都给出去了,秦君此时脸色虽然不好,但也不会立刻驳斥什么,摆摆手说道:将军且说来听听,若是合情合理,朕自然应允。

卫景荣听出了他话语中的不情愿,可还是面不改色的说道:我听闻贵国的祭司各有奇艺,尤其大祭司的本事更是神乎其神。我有一好友,身有不适,正想向大祭司求医。

这话一出,满殿具静,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上首的青年祭司上。

过了一会儿,秦相才轻咳一声开口道:少将军是否有所误会?祭司乃是神职而非巫医,他们之中或许有精善医术的,却不是人人如此。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才又道:大祭司却有奇术,可他并非医者也不擅岐黄,少将军若要求医还不如请陛下派遣御医来得合适。

卫景荣也察觉到众人视线,这时便将目光直直落在了大祭司身上:这位便是大祭司吧?我说的求医之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当日大祭司在四方馆露面,卫景荣显然也是没瞧见的,此时出口也有试探对方深浅的意思当初祭司牧仁一眼就瞧出路以卿神魂有异,如今路以卿也在场,他又说出求医之事,大祭司若是真有本事,这时心中应该也有了底。至于应与不应,那就另说。

果不其然,大祭司闻言目光不着痕迹的往路以卿身上瞥了一眼。这一眼旁人没瞧见,可一直盯着他的卫景荣和路以卿却都注意到了,连带着沈望舒一起,三人心下都是稍安。

结果下一刻大祭司便施施然竖起三根手指:我可以答应,但之前的条件减去三成。

饶是卫景荣做好了割肉的准备,乍然听到这话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三成的利益太多,而且是整个卫家军的利益,他甚至来不及思忖,下意识便脱口道:不可能!

话一出口,卫景荣心里便是一个咯噔,扭头去看路以卿两人早就在此事上有所默契,因此之前和谈时也是留有余地的,没有直接报出卫大将军给的底线。可再怎样留有余地,也绝没有三成这么多,他下意识的拒绝却太干脆,干脆得可能让人心寒。

然而经过这几年历练,路以卿不说练就喜怒不形于色,至少在必要的时候绷住表情也还是做得到的。此时面上便是淡淡,发现卫景荣看来时,还瞪了他一眼。

卫景荣讪讪收回目光,心中些许不安,却抿着唇没有改口的意思。

大祭司将二人神情尽收眼底,收回手也不失望,又道:那换个条件。我国国库空虚,但陛下私库中多有琉璃珍品,我等便以这些珍品抵消金银如何?

卫景荣并不知道路以卿这些年做的事,琉璃他也知道,很是贵重。因此若是价值相当的话,用琉璃来抵金银也没什么不可以,至多转道手的事就能达成条件,让他很是心动。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33123:43:06~2020040123:57: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凤凰花又开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6章是个怪人

卫景荣并不知道这些年秦国的琉璃几乎可以用泛滥来形容,虽然秦君私库里的琉璃必然是精品中的精品,可再怎样的精品也不能改变它们都是出自路以卿之手的背景。

路以卿听到大祭司的提议时,眉头就不自觉的轻蹙了一下。

另一边卫景荣却是毫无所觉,他心里盘算了下觉得这事不亏,又抬眼去看过秦君神色,见他果然流露出不舍,便更不觉得这事有什么问题了。于是他矜持的清了清嗓子,就打算答应下来。只是话还没出口,就觉脚下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未出口的话稍顿,卫景荣不着痕迹的低头瞧了一眼,却是一只果子滚到了他脚边。宴席上自然没有果子乱滚的道理,他眼一瞥便发现路以卿案几上的果盘少了只果子。

不必再看路以卿眼色,卫景荣便知此事不成。虽然他自己也不清楚这桩交易到底哪里有问题,不过基于这些年两人的默契与信任,卫景荣到嘴边的话还是改了,他打了个哈哈笑道:这恐怕不太好,琉璃固然贵重,可咱们当兵的都是大老粗,也不识得这好物啊。再说秦都距离梁国千里之遥,琉璃又是易碎之物,万一半道上磕了砰了摔了,岂不可惜?

这话的言外之意很明显,琉璃太脆,他们带着行军打仗不方便,不如要些硬邦邦的金银实在。只这话虽是婉拒,但再没之前强硬,也就表示事情还有得谈。

秦国众臣心思各异,唯有大祭司的目光往路以卿这边瞟了一眼。

不巧,路以卿与这一眼的目光对上了。不再是初见时的深邃不可知,那目光中满满都是通透,仿佛一眼就将她的小心思看了个清楚明白,让人不自觉想要回避。

路以卿说到底也只是个普通人,当下就被看得不自在,主动移开了目光。

这时沈望舒也轻声与她道:琉璃之事就算了,不过阿卿的病症也不可不看。依我所见,不若退让两成,这其中的差额咱们自己补上就是了。

如今的路家完全称得上家大业大,不提路家主那边的布匹老底,端看路以卿这些年靠着琉璃烈酒这些掏空了秦国半个国库就可以知道,小两口积攒了多大的一份家业。和谈两成的钱财虽多,可对两人来说也是轻易就能拿出来的,之所以还价也不过是表明态度而已。

路以卿一直都知道,沈望舒对她失忆之事耿耿于怀,这些年随着她记忆一点点恢复,更是比她自己还要上心。此刻微一沉吟,便答应了,正巧卫景荣看来时便冲他比了个手势。

卫景荣并不蠢笨,他领兵作战智计无双,整顿军务也不假人手。可人总也有擅长与不擅长的,比如经营一道他们父子俩便极不擅长。此时和谈利益相关,再他看来也算是经营的一种了,因此心中虽也有计较,却还是更相信路以卿,见她给出的手势,心中也才安定下来。

双方又你来我往的扯了会儿皮,只这回大抵是卫家军这边有事相求,秦国那边便跟打了鸡血似的亢奋,好似生生要咬下一口肉,在和谈中扳回一局似得。

期间大祭司也没再开口,仿佛一开始给出的两个条件便是他的底线了。

大祭司在秦国地位非凡,他提出的条件众人自然不会置疑,甚至还想再此之上再提些什么。可卫景荣这边就没什么顾虑了,开口便将条件压回了大半:一成,条件咱们可以退让一成。向大祭司求医也不过是一人之事而已,我卫家军数万大军,何至为此退让更多?!

对面的明眼人立刻呛了回来:少将军好计较。将军与士兵难道一样?若有求于大祭司的只是个普通军士,又何劳少将军在此多言?而少将军既然开口,又怎是寻常人?

有理有据,无可辩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