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平安吗?叶蓁蓁不大信。只是鞭长莫及啊!
信里只有四个字,比以往给她的信要简短的多,叶蓁蓁想像着他写信的情景,或许他得知兴帝命人回京时,刚从战场上归来,还要布置防御或其他事务,匆匆找了纸笔写下这几个字罢。总之她感觉到现在战场上的形势只怕不轻松。他说安好未必真的安好。
她叹了口气,起身找了钥匙,打开箱柜,在自己整理的笔记里找了两本蓝皮线装的,用油纸包好,只待刘大夫到了之后,交给他带到前线备用。又去衣柜里找了找,把翻出来的东西全都装在包裹里。
那上面都是她按着记忆和经验,最近抄写在本子上的,里面有各朝名医们记录下来的医案和经验之谈及方剂,是江北然出征后,她一个人夜间无聊,有空便写点,有空便写点,直到半个月前才全部写完的。
这得亏着她以前的记忆力格外出色,又有个严师看着,背了不少医学典籍,不然这时候她也写不出来这些东西。
刘大夫很快便到了,江韶伍安排人赶的马车去接他,马车赶的很快,进了江府门之后,刘大夫被车颠得身上骨头疼,扶着大门附近的一棵枫树缓了缓,才背着药箱随着管家江福往兰院去。
叶蓁蓁对刘大夫有知遇之恩,自从与叶蓁蓁合作之后,刘大夫家里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不只他长子学业顺利,次子也找了个名师教导着,等到几年后,也可以开始参加乡试了。
刘大夫自己是个落弟秀才,对考学有着执念,他虽然由学文转为学医,却格外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够通过科举出仕,这种心态颇有点像现代的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
对于叶蓁蓁,他是愿意尽己所能满足她的一切要求的。所以江福去找他,并把兴帝招他北上的缘故说过之后,他马上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带上药箱,跟着江福便来了。
可到底年岁不轻了,不长的一段路,被急促的马车颠得七零八落的,自己心里也有点苦笑,真是老了,以前年轻时走南闯北,竟似不知疲倦,现在颠这么一路便吃不消了,这破身子到了北方说不定老骨头要散架了。可他还真的想去,没有叶蓁蓁的原因,他也愿意去战场效力一二,有了叶蓁蓁便更愿意去了。
前线事紧,一行人草草吃了顿饱饭,崔副将便要带着刘大夫离开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