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升官发财在宋朝(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升官发财在宋朝(穿越)——放鸽子(1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说自打跟陆辞住一起后,常被迫受对方无微不至的恩惠和提携,不知不觉间也通过些他之前根本无法想象的途径攒了些薄财,不需要像最初搬来那样精打细算,常囊中羞涩,自然也买得起晨报了。

幸得陆兄之助,囊中现有余财,尚负担得起。尽管如此,对上陆辞善意调侃的口吻,他还是微赧地红了红脸,解释道:前日听易衙内所荐,方买来试读。观昨日之报,虽不乏夸大其实,但也有可取之处。

陆辞含笑摇头:朱弟误会了。我方才问你那么一句,绝非是为邀功,况且功本不在我,怎能胡邀?只可惜,我若早知朱弟也看朝报,你今日与昨日的朝报费,就能省下了。

朱说微愣,就听大门处被人轻轻叩响,不由起身应门。

等开门后,叩门之人已然不在,地上静静躺着的却不是别物,而是一份精心卷好,再用一条细绳缚住的《密城要录》。

朱说茫然道:这是?

陆辞笑道:实不相瞒,初来密城时,愚兄度日甚为拮据,广求生财之道,此便为其一。书院中无人知晓此事,还请朱弟为愚兄保密了。

陆辞自认在诗词歌赋方面天赋寻常,可绘画技法上却得天独厚,堪称颇有心得。

况且,《密城要录》不过是间发行量尚可的民间小报,不似科举考试的严格要求,而要自由烂漫得多。

他在最缺钱的那段日子里,就一直用鱼客这笔名给《密城要录》供稿。后钱财上有了富余,为重学业,才停下了供画稿的零活。不料引来那报社的主人派人上门来加酬挽留,才最后定下三月一供,也能算作是闲暇时的陶冶情趣。

因着这点人情和工作联系,《密城要录》每日都会让厮儿免费送来一份,根本不必专门上街去买。

朱说还以为终于能为一直帮助自己的陆兄做点什么,不料得来这么个从前并不知晓的消息,顿时脸颊一片烧红。

心里却无一丝一毫的羞耻恼怒,只觉万分惊叹,又夹杂几分了然:原来如此。我定不同外人道此事。

陆辞莞尔:对朱弟的为人,我从来没不放心过,不必如此郑重。

要连范仲淹这堪称完人的人品都不能信的话,这世间怕也没救了。

可以说,陆辞对朱说的信心,甚至比朱说对自己的信心都来得强大。

陆辞又道:往后你直接来我房里取报便是,不必专程去买。若是对陈年旧刊有兴趣,我那也收藏了不少,你都可随意取阅。

对这份好意,朱说也不矫情推辞,而是立马谢过。

陆辞不再在之前那小话题上逗留,而是与朱说回到小厅,翻起了今日的朝报。

这次被放在头版头条的内容,倒跟他们这俩读报人息息相关。

只可惜是个坏消息。

贡闱之设,用采时髦,言念远方,岁偕上计,未遑肄业权令礼部权停今年贡举。

在涉及无数士子前途的要事上,一般来说,小报也不敢无的放矢、捕风捉影的,而多半是有确凿消息了,才敢这般放出。

贡举又停了。陆辞蹙眉:这都停第几回了?

朱说依稀记得有那么几次,具体的答不上来。

倒是陆辞记性特别好,自个儿沉吟片刻,就给一一数出来了:从大中祥符二年算起,二年,三年,五年都出了诏权停贡举的消息

自改年号后,除了元年那回,似乎就没开过贡举了。

毕竟要较真算的话,大中祥符四年,也就是去年开的那场贡举,参考者仅限于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南祀老子的沿途州府等特定地域的人,而非全国诸路州府的举人,并不能算进正经贡举之列。

再这么积压下去,等陆辞有把握下场的时候,面临的竞争力就是空前的大了。

如今在位的官家显然有些随心所欲从初登基的头三年里勤快得年年开贡举,到签订澶渊之盟后又兴奋了几年,到如今的仿佛丧失了兴趣,毫无规律可言的随机年份开。

这种强烈的不定性,恐怕也是书院中最看重陆辞的那几位夫子希望他抓紧时间,转报童子科的原因之一了。

不然单是进士一科中举的地位、待遇和风光之盛,就远非诸科所能比的。

思来想去,陆辞瞬间就萌生了不小的危机感。

他暗叹了口气,隐蔽地瞟了一如既往的平静的朱说一眼,再对比一下自己此刻的暗藏忐忑,心里不由泛起一阵学渣对胸有成竹、面对激烈竞争也无所畏惧的学霸的淡淡酸意。

要他有能写出《岳阳楼记》的范仲淹的一半才干,哪儿还需要做那么多风险计算,去纠结要不要仓促下场、避开高峰期呢。

一想到拖延下去,自己某天说不定就得面对跟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同场参考的恐怖画面

陆辞顿觉不寒而栗。

正读朝报上一些不知是真是假的趣闻读得津津有味的朱说,对此一无所觉。

他更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所敬羡的陆兄,居然会对他有羡慕嫉妒的情愫。

他此时所想的,也跟陆辞的猜测相差甚远。

所谓的平静,仅是因他单纯觉离自己准备下场之时还颇为遥远,这会儿开科贡举,也为时尚早,才这般事不关己的淡定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1.报纸:

至迟从北宋末开始,汴梁市场上已出现商品化的报纸,《靖康要录》载:凌晨有卖朝报者。这里的朝报显然不是官方出版的邸报,因为邸报是免费发给政府机关的报纸,不会进入市场。报贩子叫卖的朝报实际上应该是民间雕印与发行的小报,只不过假托朝报(机关报)之名而已。南宋时临安城有了专门的报摊。

研究新闻史的台湾学者朱传誉先生根据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的臣僚奏疏,推断出南宋小报具有如下特征:已经专业化,是一种很赚钱的事业,新闻来源范围很广,道听途说也在采访之列;内容如诏令、差除、台谏百官章奏,多为朝报所未报,因而被称为新闻(友情提示:宋朝人已经用新闻一词来指称民间小报了);可知小报较朝报受人欢迎;发行极广;,据《朝野类要》,小报养有一批采访消息的报料人记者;小报为定期出版,日书一纸投于市场,发行覆盖面达于州郡。

再分享一则趣闻:

一些小报十分胆大妄为。在北宋大观四年(1110),有份小报刊登了一则宋徽宗斥责蔡京的诏书,但此诏书是小报杜撰出来的,属于伪诏。放在其他王朝,这无疑是诛九族的大罪,但在北宋末,这起辄伪撰诏事件最后却不了了之。南宋初,又有小报伪造、散布宋高宗的诏书,令高宗非常尴尬,不得不出面澄清。(《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2.画工:宋代有姓名可考的画师有八百多人,其中大多数为民间画工。开封有一叫刘宗道的画师,画的婴戏图非常传神,因而也很抢手。为提防别人模仿他的画作,每创作一幅婴戏图,都要自己先复制数百份,一并出货。(《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3.麻沙本:由木质松软的花梨木所刻,排版敷衍,校对不准,错误百出的事情时有发生。质量低,但价格也低。

宋时刻印技术最好的是杭州,然后是成都和福建。福建的刻本又叫闽刻。闽刻里又以建阳的崇仁和麻纱两镇所刻最多,所以世称麻纱本。(《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p116)

4.贡闱之设,用采时髦,言念远方,岁偕上计,未遑肄业权令礼部权停今年贡举直接摘用自《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p86,咸阳6年由真宗发布的诏书。

5.大中祥符年间贡举开举时间,引自《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p8790.

北宋前期,贡举是没有固定的举办时间的。频繁的时候一年一次,也可能停个几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