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
“……下官知晓了,明日一早便动身。”
樊裕又看他片刻,却并未多说,只道了声“如此便好”,似是完成使命,准备离开了。
屋中短暂地只剩下琅邪,他闭了闭眼,又追上前去,“我送您。”
两人一同走到门口,见一个老头正端着茶水守在门边,也不知守了多久,哆哆嗦嗦连个盘子也端不稳。
琅邪笑道,“福伯,你动作也忒慢了,殿下已要离开,茶还未上。”
福伯便也赔笑,“不知给个丫鬟把茶叶收到了何处,小的找了半天才找着呢......二殿下怎地如此着急,当真不在府里用膳?”
樊裕早等了多时,这时才走,哪算着急?却也只道,“还有事。”
老管家忙道,“那小的这便去知会冉总管。”匆匆放下茶盘,往下人歇息的房里去了。
这时,廊外白雪仍然很厚,如同白云仙子下凡卧睡,沿途除却灯笼并无别的照明,夜色久违的深沉而且纯粹。
樊裕步履不停,但许有等冉俊备轿的缘故,他迈得并不太快。
琅邪则始终落后他半步。
长廊忽明忽暗,仿佛心中爱苦相伴。
明知此时不应再有别的念头,他还是没忍住要喊他一声,“二殿下。”
可等樊裕微微侧首,他却并不知要说什么,只好说,“没事。”
两人又走了十来步,琅邪又喊,“殿下。”
“何事?”
“殿下在想什么?”
“……”
“是在想灾后如何安顿?”
“……”
“或是边关战况如何?”
“……”
“或是皇上龙体何时安康?”
“……”
樊裕始终一言不发。
琅邪并不以为意,“今夜有星,明日必是晴天。”
“……”
“明日过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正如这些年来的自说自话,他们之间从未改变过。
这人真是狠心啊,连一点希望也不曾给过他,连这些年对他的容忍和关心,也始终说得清清楚楚:救他性命,投桃报李。
他要是还有半分骨气,便不应再多话,以免自取其辱,也给彼此留些余地。
可今夜过后,他再也不会见到这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