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同人]三国郭嘉成长日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三国同人]三国郭嘉成长日记——这个懒人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座的都是智谋之士,无须把话说得太细。

袁术和刘备之间,大战没有,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不断。先前,袁术劫持陈登的弟弟陈应,夺取了徐州的广陵郡。袁术和刘备的矛盾已经进一步升级。

只要让细作散布消息,就说刘备暗中向朝廷求援,恳请曹操讨伐袁贼,袁术八成会信以为真。再给刘备发一道诏书,以徐州牧的官职作为诱饵,让他去攻打袁术,不愁两家火拼不起来。

程昱手抚美髯:此计可行,不过不必动用细作。太尉杨彪是袁术的姻亲,可以让他给袁术写一封密函,更容易取信于袁术。

戏璕:仲德先生(程昱),好好的,您扯杨彪干嘛?债多不压身,虱子多了不咬,反正仇人挺多,再得罪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也无所谓?

郭嘉献上一幅舆图,徐徐展开,众人皆围上去观看。单看舆图的精细程度,就可以肯定是郭祭酒亲手绘制的,袁术的动向一目了然。

袁术的势力范围已经标出来:扬州、半个司隶,以及豫州的汝南郡、沛郡,和徐州的广陵郡,下邳也有几个县依附袁术。都是大汉曾经最富庶的地区,却被袁术的军队搜刮殆尽,哀鸿遍野。

荀攸疑惑:孙策是袁术的部将,奉孝为何将他算作一方割据?

折扇在郭嘉的指间旋转:孙策和袁术早已貌合神离,只要主公大胜一场,他就会主动和袁术划清界限,在江东自立门户。说不准还会响应讨袁檄文,顺便派个使者来许都,替他递陈情表、讨官职。

又是说不准?诸君自动听成:一准儿、必定如此。

接下来,文臣武将各抒己见。这次廷议主要决定了三件事。

一、驱虎吞狼,让刘备和袁术互相攻伐。

二、讨伐袁术,以吕布和张绣为先锋。

三、不管刘备和袁术谁胜谁负,战后,都迁刘备为豫州牧,让他跟随曹操回许都,徐州是朝廷的徐州,刘大耳休想染指。

等议事结束,众人陆续散去,曹操又单独留下郭嘉,用手指点着舆图上的一个红墨圈,问:奉孝将陈国单独圈出来,莫非袁术下一步会谋夺此地?

豫州陈国,是汉室宗亲陈王刘宠的地盘。陈王刘宠勇武过人,箭术非常高超,据说能够十发箭连着射中靶心的同一个位置。外加陈国相骆俊治理有方,百姓丰衣足食,陈国是乱世中少有的安身立命之处。

郭嘉:袁术不修耕植,他麾下二十万将士,一旦开战,军粮的缺口一定非常大。不去找陈王借粮才怪。

说是借粮,其实不借就会明着抢夺。陈王危已,祸在旦夕。

然而郭嘉的意思是:不救陈王,等袁术占领陈国,由曹操亲自征讨袁术,将豫州纳入囊中。

曹操:这个军师祭酒有点坏,不过正合我意。

临走前,郭嘉又想起一件事:把袁术赶回淮南容易,但淮南那边,我军毕竟不熟悉地形,若要保证战事顺利,最好把子扬(刘晔)带上,他是当地人,用得上。

曹操点头:那就让子扬先给奉孝打下手,等他立功以后,再行调整职务。

刘晔也要随军出征、跟着郭祭酒做事的消息一经传开,百官都暗暗佩服曹操,已经和陛下闹成那样了,还敢让宗室子弟参与军机决策,真真是唯才是举,什么人都敢用。

先锋部队已经出发,吕布和张绣的麾下都是以骑兵为主,他们的任务当然不是攻城,而是凭借着骑兵良好的机动性,扰乱袁军,时不时的,劫个粮草、抢个人头什么的。

吕布属于并州军,张绣属于西凉军,他们互相较劲,比拼功劳,把淮北搅得乱哄哄。

袁术大怒,派出七路大军,分别由乔蕤、李丰、梁纲、乐就等大将统领,围追堵截吕布和张绣。但是步兵哪里能赶得上骑兵?

袁术大军从淮北的徐州一路追到豫州,愣是没追上,还因为战线拉得太长,运粮队伍多次被劫。

郭嘉提笔,将袁术的七路大军标注在舆图上。

他这边刚刚完工,线人署的细作就传回情报:袁术向陈国借粮,被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拒绝,袁术恼羞成怒,派刺客刺杀了刘宠和骆俊,占领陈国。

征讨袁术最好的时机,已经出现。

第110章

郭嘉将舆图卷起来,去找曹操。路过一处小厅外,不经意间瞥见数十个布衣纶巾的士子,聚在厅堂中喝茶。郭嘉略微诧异:这些人看举止也不像贫寒之家养出来的人物,一个二个都穿着粗布旧衣,是要闹哪样?

他抬头看了看牌匾,原来是司空东曹掾毛玠办公的地方,于是瞬间悟出真相,不是这些士子贫穷,而是负责选官的毛玠崇尚俭朴。

郭嘉不喜欢繁复的纹饰,穿着简约素净的青衣出现在某些重要的场合,都会被陈群指责失礼。真该把陈群拉到毛玠这里开开眼,这满厅的半旧布衣,搞得像逃荒现场一般。

怎么说呢?东槽掾主管朝廷官员的升迁、罢免、任用、选举。东槽掾毛玠为官清正,倡导廉洁之风,一改朝中的奢靡习气,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前不久,曹操还亲口称赞过毛玠。

但凡事过犹不及,最近朝中的风气略微有点歪,有个别官员为了迎合毛玠,穿着打了补丁的官服上朝,滑稽得很。还非要说是以曹司空和荀令君为表率,效仿美好的德行。

郭嘉直翻白眼,曹操的外袍是被丁夫人撕裂,小侍女剪秋缝补的。曹操固然节俭,但也讲究汉官威仪,不会穿着破官服参加廷议。他私下时常穿那件补过的旧袍子,其实是在怀念决然回娘家的丁夫人。

荀彧的俸禄都拿去接济族人、救济家乡父老。荀府除了错金博山炉、香料和古琴,再也找不到任何值钱的物件,何况荀令君是真的朴素节俭,穿官服雍容,穿素衣淡雅,关键在于温润如玉的气质。某些故意把好衣裳做旧,甚至打上补丁的官员,敢不敢别东施效颦?

司空府正堂,曹操正坐在书案前,批阅文书。

郭嘉一只脚刚迈进门槛,曹操就抬头望过来,喜道:奉孝来得正好,你看这份名单。他将手边的一份竹简拿起,递给郭嘉。

是今年的孝廉名册,韩暨的名字也在上边,旁边还注释了几行小字:韩暨,字公至,南阳郡孝廉,不应公府征召,逃往荆州孱陵隐居

得,荀彧费了不少心思为韩暨扬名,郭嘉还豁出脸皮写信给赵云推荐他,结果人家姓韩的不知是不愿意当官,还是不肯折节为宦官子孙曹操效力?直接溜走,跑到荆州当隐士。

不过,不应征召的名士时常有,曹操早就习惯了,他显然不是让郭嘉看这个。

郭嘉一目十行,将名册从头扫到尾,轻松捕捉到关键字:曹昂。

司徒赵温举曹昂为孝廉,恩,这马屁拍的不错。郭嘉故意装糊涂:嘉愚钝,不知这名单有何玄机?

曹操噗嗤一笑,抬手指指郭嘉:奉孝啊奉孝,孤才不信你没看到。

郭嘉眨眨眼:想要活得久,最好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有些话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这话倒也有些歪理,就怕孔夫子的棺材板压不住。曹操自问,能猜到他心思的人,他的第一个反应绝对不是欣赏,而是恨不得杀人灭口。唯独郭嘉,每每看破不说破,让他引为知己。

长子曹昂就要步入仕途,曹操心中百感交集,丁夫人已经跟他和离,回娘家居住。为了保住曹昂嫡长子的身份,他暂时没有把卞夫人扶正。如果卞夫人成为正室,那曹丕就是嫡子。曹昂则变成庶长子,无权继承家业。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