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的承天府府尹?
葵武对着自己夫郎,幼稚得很,得几句夸赞就找不到北了。若是换成外人,葵武只会给一个冷冰冰的眼神把人吓跑。
葵武得意道:我与府尹吃了几碗酒,把他吃趴下了,事就成了。
青禾看着葵武嘚瑟的样子心情大好。
要是有报纸什么的就好了,有什么事情直接登报,也就不用麻烦官府了,总不能回回有事都求到官府头上。
葵武停下咀嚼,报纸,那是何物?
就是一张纸,上面刊登当地的奇闻异事、政令实事,也可是些家长里短、捕风捉影的八卦或者话本子之类的。对了,还能登广告,就是宣传自家商铺什么的,登广告是要给报馆钱的,其他的报馆要支付撰写者稿费。
你想开家这样的报馆?葵武凝神细思,想开报馆却不太容易,涉及到读书人笔下的东西,忌讳就多了,哪怕家长里短都可能戳到圣人的肺管子。
不过,若你想开,也不是不行。二人对视一眼,都想到一个人。
中秋这日,家家户户晚上都要赏月,许多大户人家会把桌子搬到花园,一家人围在一起边看月亮边吃酒宴。
不过早上才流行起来的月饼,这会儿就出现在城里大多富贵人家的赏月宴上。
作者有话要说:真遇到过不信邪的,偏喝啤酒吃海鲜,还说没事,自己身体好,得不了痛风。头几年还真给他扛过去了,没得,还挺嘚瑟,每次见面都炫耀着讲。后来没逃过去,到底痛风了。信倒是信了,可偶尔还非得明知山有虎非向虎山行,我也是服气。
在身体健康一事上,我是不敢犯倔挑战的。
唐朝就有报纸了,宋朝时候最鼎盛。那时候官府发行的官报叫做邸报,专门刊登圣人的诏令政策之类的,是给当官的看的。民间有小报,那可真是什么都刊登。管你宫女太监勾搭偷情,还是造谣皇帝等等,没不敢说的,时事政治,更是大书特书。
比如北宋末年,就刊登宰相的假消息,说宰相蔡京被罢免了,小报居然刊登出了一道宋徽宗骂蔡京的圣旨,这让宋徽宗很难堪,还特意下一道圣旨来澄清。当时还悬赏500贯,查出谁伪造了圣旨,但是最终不了了之,可见那时候君权控制力是非常弱的。
大诗人苏轼写的文章,自己是没在报纸上投稿过的。可那些小报看有利可图就偷着印刷,卖得还非常好,常常脱销。一个人贩卖苏轼的人,本来都要当裤子了,愣是卖苏轼的诗成了富人。
可惜了,苏轼没拿到稿费。尽管他自己多次澄清他没投过稿,但大家还是买。
越查资料,越发现宋朝真的比我想象中的繁华。而且那时候他们还有牙膏,也就是牙香,也不用盐。反倒是宋朝灭了,牙香什么的也不流行,那些人倒用回盐。越活越回去了。
好想看看宋朝最鼎盛繁华的时候。
ps:我不穿,活不了。感谢在2020042600:00:04~2020042623:35: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怜殿瑞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2217030、BALLOON10瓶;晋江用户、球球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8章木活字印刷术
因是家宴,不分男女,众人都在一处。
老太君举杯邀月,吟唱一首诗后方道:圆月,月饼,果真最是应景,你们都不必理我这个老婆子,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大可尽兴,今日中秋,没那么多礼数拘谨。
众小辈纷纷应是,一时笑闹一团。
食桌上自然少不了大闸蟹等珍馐美味。
这时候老太君道:此时大闸蟹最是肥美,不用过多烹饪,只清蒸了沾着蒜泥吃,就最是鲜美。
媳妇们附和。
老太君被恭维的高兴,又道:今日这赏月宴上怎么没有葡萄酒?那酒我最是喜爱,平时睡前都要吃上一碗,怎么今这大好酒宴却没有准备?
老太君又看了看宴会道:啤酒怎么也无?家里的郎君们素日里来最喜食啤酒,今日怎地也无?
说到此处,老太君脸上已现出不悦之色,李夫人最得老太君之欢心,她忙起身喝道:可是厨房里的下人惫懒,来人,去问今日酒宴谁负责的,必要将这个偷懒粗心的仆子给我重重罚!
下面垂手伺候的一个小仆听了就要应声去责问,却被男桌上的赵元制止了。
阿娘有所不知,今日府衙贴出告示,言说葡萄酒和啤酒不能与海鲜同食,其中还列有许多水果。该是家中厨子小仆看到特意撤下去,这是今日午时的事,晚间家里仆从就尽知了,恰恰说明他们尽心了。不但不该打,还应赏。
太君这才缓和脸色,复又慈眉善目,笑意盈盈,今日厨房伺候的所有人赏一吊钱。
立刻有得了赏赐的小仆跪下谢恩。
吃过酒宴,撤下杯盏,上了饭后点心并月饼。
月饼这道吃食,年年中秋必有,先不谈喜好不喜好,不过是个应景。
老太君就随意拿了一块放进嘴中,然后便大吃一惊。
这月饼馅竟然是奶油的!老太君奇道:我还是第一次吃奶油陷的月饼。
三夫人拿了自己咬了一小口的月饼凑上去,笑道:老太君,你看,我这月饼还是火腿馅的,这是知道我喜欢吃肉,专门给我准备的呢!
其他几位夫人这时纷纷拿起月饼看,赫然发现每块月饼都是不一样陷料的。
一旁伺候的婢女笑道:老太君,诸位夫人、郎君,这是大厨房听说了葵家酒楼为中秋特推鲜出来的月饼,早早就排队去买的。听说后面去的,有的想买都买不到了。
竟又是葵家酒楼推出来的,难怪了。他家这厨子也太手巧了,怎么这皇城中这么多家酒楼就他家三五不时就要推出个新玩意,弄得我和姐妹们出去玩,好似不去一趟葵家酒楼吃饭,就是落伍了。
谁不是呢,不过听说厉害的不是酒楼的厨子,而是这酒楼当家的夫郎。
这些个新鲜的吃食都是他琢磨出来的,据说是照他郎君得来的那本西域食谱。
不管女眷这边说什么,赵元心中却活络了。上次借着狄水城府尹送来的奶粉,他与那翰林院编撰得了几分交情,如今正愁没有机会再套近乎,这可不就是一个好时机!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