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穿之直男也怕缠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明穿之直男也怕缠郎——晴川泪相思(2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崔淼想了想,说道:王爷,标下与薛禄薛副千户较为熟悉,不知能否请他随行。

朱棣点点头,说道:薛禄处事冷静,功夫也不错,确实是个好人选。三宝,去把薛禄叫来。

三宝应声去找薛禄,而房内的人则在讨论案情。没多大会儿的功夫,三宝便带着薛禄进了书房,在朱棣的叮嘱中,两人骑上快马,出了北平城,前往宛平县与沈清汇合。

一路上两人骑行的并不快,主要是薛禄担心崔淼的伤口再次裂开,可尽管如此,崔淼还是觉得阵阵撕裂般的疼痛,未免伤口崩裂,崔淼不得不再次放缓速度,原本骑马一个时辰便能到的路程,愣是走了两个时辰才进宛平县。

一路行来,崔淼仔细的观察,发现时至中午,竟还有许多农人在地里翻土,只是脸上神色似有不对,动作也非常敷衍。

崔淼微微蹙眉,靠近薛禄,低声说道:薛大哥可察觉不对?

薛禄一怔,随即看向田中众人,他们虽然手上拿着农具,却只是拿着,只是偶尔动作一下,见他们过来,这才专心挥舞农具。

薛禄低声答道:这些人不似农人。

崔淼眼底闪过冷笑,翻身下马,来到距离他最近的男人近前,礼貌的拱手,说道:这位大哥辛苦,我们兄弟前来宛平寻亲,路途不熟,想跟大哥打听一下,这里距离宛平县县城还有多远。

寻亲?男人的眼睛闪过警惕,怀疑的问道:宛平县我熟,你要寻的是谁,什么亲戚?

崔淼平静的答道:王鹏海,王员外,大哥可认识?我们是他夫人娘家的亲戚。

王鹏海?男人眼底的警惕放松了些许,但依旧带着防备,王员外被害多年,害死他的王张氏和其姘头也已正法,他的儿子王华也不知其踪,你们不知?

怎会如此?崔淼震惊的睁大双眼,不敢置信的说道:我们只知舅父舅母已经过世,并未收到表姐出事的传信。

男人上下打量崔淼,问道:听口音,你们不是北平人?

不瞒大哥,我们与王夫人是表兄妹,她祖父与我们祖母是同胞兄妹,因为远嫁南方,距离这边千里迢迢,所以祖母自出嫁后,便未回来过。前些日子祖母去世,要求我们代她回家看看,故而千里迢迢来此,没想到竟是这般光景。崔淼苦笑着,随即说道:可我们既已到此,还是想去看上一看,还请大哥为我们指条明路。

见崔淼神色不似作假,男人的防备又少了些许,说道:现如今王府已经落魄,早已物是人非,你们确定前去?

崔淼和薛禄对视一眼,说道:便是不去王家,我们兄弟也想回张家老宅看看,毕竟这是祖母的临终遗愿。

既如此,那就随你们吧。男人指着前面的大路,说道:你们沿着官道一直走,大约半个时辰便能到县城,等到了县城,你们再找人询问张家老宅的地址。

崔淼拱手说道:多谢大哥指点。

崔淼和薛禄上马离开,田里的人纷纷望向两人,崔淼回头朝着男人摆摆手,收回视线,轻声说道:薛大哥,这些人都是假冒的,看来他们为了防备我们,确实做了不少应对。

薛禄点点头,说道:方才那人虎口处有很厚的老茧,与常年手握兵器的人相当,应当是习武之人。

不仅如此,看他对王鹏海一案这般熟悉,我猜测他应当是官府中人,十有八九是官府的差役。

让官府的差役来充当农人,对方还真是不折手断。

他们这是狗急跳墙。要知皇上最忌讳的便是官吏贪腐,若被抓到,必处以极刑,生不如死的滋味,养尊处优的他们又怎敢承受。崔淼想起上次的遭遇,不由愤恨的说道: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何陛下这般痛恨。

薛禄出声提醒道:身后有人跟着。

崔淼没有回头,冷笑的说道:意料之内,薛大哥不必理会,随我行事便好。

两人没再多话,沿着大路一直往前走,大约一刻钟后,远远的便看到了宛平县的城门。两人一路无阻进了县城,随意的拦下一个路人,询问张家老宅的地址,问清后,便按照路人指引的方向走去,而跟在身后的人则一路尾随。

第46章

洪武十八年二月底,崔淼和薛禄前往宛平县与沈清汇合,在进入宛平县之后,便发现了异常,并发现有人一路尾随。

崔淼进入宛平县城,随意的拦了一个路人,打听张家老宅的位置,待问清后,便和薛禄按照问来的路线一路前行,而尾随的人则拦住那个路人,询问刚才崔淼两人的问话,之后便又跟了上去。

崔淼一边走,一边留意后面的动静,两人在城东找到了张家老宅,仅仅几年的时间,原本繁盛的张家大宅,已经变成了现在斑驳的模样,门上的牌匾挂着蜘蛛网,大门上的黑漆蒙上了一层灰烬,变成了灰色,就连门上的铜环也已经氧化。

崔淼走上前,在铜环上拍了拍,等了半晌也无人回应,路过的一个妇人见状停下脚步,说道:别敲了,张家已经没人了。

崔淼礼貌的拱手,说道:大婶,我们兄弟是来寻亲的,不了解情况,还请大婶告知详情,这张家当真无一人在世了吗?

妇人打量着两人,见其面目清秀,不似坏人,便问道:你们两个是来张家寻亲的?

崔淼答道:是,千里迢迢来寻亲,没想到竟是这般光景。

妇人犹豫了一瞬,说道:我家便在不远处,若不嫌弃,就到我家坐坐,喝口水,歇歇脚。

崔淼连忙感激的说道:那就多谢大婶了。

两人在妇人的带领下走过路口,来到一个小院前。一进的院子,不大,院墙的西南角圈了一个鸡圈,里面养着二十几只鸡,东面是厨房,北面是正房,一间堂屋,两间卧房,房子虽然老旧,打扫的却很干净。

妇人将两人领进堂屋,在一张矮桌旁坐下,又拿出两个碗,倒了两碗水,有些赧然的说道:家里过的不如意,也没什么茶水招待,你们将就着喝点白水吧。

大婶说笑了,有一碗水喝,我们很知足,赶了一天的路,正口渴的紧。崔淼说着,便端起碗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薛禄也端起碗喝了一口,温声说道:多谢大婶。

妇人见状对两人好感更甚,笑着说道:这刚过晌午,你们可吃过午饭?

崔淼摇摇头,实话说道:我们刚到宛平,还没来得及。

妇人起身说道:你们等着,锅里还有些稀粥和饼子,我拿过来,你们将就吃点。

崔淼连忙说道:大婶别忙,我们歇会儿去外面吃也是一样。

怎么?是嫌弃大婶这儿只有粗茶淡饭?

不是,大婶莫要误会,总是劳烦大婶,我们心里过意不去。

妇人笑呵呵的说道:得了,等着吧,我这就去给你们拿。

没一会儿的功夫,妇人便端着托盘走了进来,两大碗稀粥,五张杂粮面饼,还有一碟咸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