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凑过来亲他:你躺着不用你动
被动也是动!
南若气得揪了揪他的头发:你不怕铁杵磨成针,我还怕合不上呢
他已经被带偏跟着粗俗起来。
太子就笑,在他耳畔亲昵低语:不会,我们若哥儿天赋异禀厉害着呢
南若就捂住了他的嘴,快闭嘴吧。
难道还能怪自己身体恢复能力太好不成。
六月中派去岳州的人也陆续回来,邵怀亭和金龙这一趟出去显然涨了不少见识,南若先将两人晾了几日才将人召来,一番推心置腹后,一个派去了江南,一个派去了庆渝。
前者是已经成型的经济中心,后者则即将建起的未来贸易区,必须得将自己的人放过去,尤其江南只一个戴二七根本不够,官方和民间得一并来,銮仪卫做这种活最适合不过。
当然太子也派了人,双方便形成了监督。
同样长见识的还有老三和老五,两人明显亲自跟船出海玩了,一个赛一个黑,倒是精神奕奕,眉飞色舞跟南若描述这一趟的旅程。
南若便跟渣爹商量着,叫南宫家带头帮忙出钱建设庆渝港,南宫家是大燕商户的领头羊,又有南若这个掌权的儿子,他出面,下面各个豪商便能放心掏钱。
当然,也不是白拿他们的钱,等海港建好,按照投资比例叫他们参与海贸。
南宫云林做这种事手到擒来,很快就筹募完成,有钱的给钱,有人的出人,他还亲自跑了一趟庆渝,作为商会代表跟王博协商。
不过等港口建好怎么也得年底,真正达到他们想要的繁华需得几年十几年逐步积累。
除此外草原也传来了消息,新朝王派了使臣亲自前来,想来摸摸看新任掌权者对互市是个什么态度,朝国如今已经离不开互市,若关闭,他们连日常用品都成问题,享受过好日子,没人想回到过去。
也同时带来了宝寿公主的信件,态度很明确,愿继续两国和平。
南若和太子不管她心里实际怎么想,既然她表了态,那就继续保持原样,不过扭头还是给北宁调拨了一批军款,让北宁侯继续扩大马场,训练骑兵。
夏祭还没结束,夏侯淳妻子林氏和长乐接连生产,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夏侯淳乐得合不拢嘴,抱着儿子恨不能跟全世界炫耀,还乐颠乐颠来跟太子求赐名。
长乐这边就低调了许多,不提郑繁,建昌侯帮衡王传递消息证据确凿,看在长乐和安乐的份上免除夷族,只建昌侯和驸马两个主谋一起斩首,其他人全部发配流放。
因长乐身怀有孕,一直到她生产前都瞒着她,安乐则进宫来恳求让她去送一程,太子允了,之后再没怎么关注,如今事情走上正轨,两人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心关注这些琐碎杂事,包括生生不息里头复杂的纠葛,只叫人去查就放到了一边,若是刚穿来那年,他肯定会时时关注进展,必要将每个环节都查的清清楚楚,跟每个参与的人都追究责任。
可如今已经没了那个心情,他手里是牵扯万千百姓的政事,一桩桩一件件牵连着不知多少人的命运,哪里有时间在这些内宅纠葛上打转。
直接下毒的陌氏兄妹已死,间接的那几个查出来大都过得不怎么好,否则也不会这么多年都放不下怨恨掺和一手,这就够了。
两个年轻的掌权者正对着亲手做出来的地球仪畅想未来。
第一一三章避暑
一一三
因为刚接过重担,这个夏天太子免了去行宫避暑,南若也没去别院,员工能放假老板不能放,该忙还得忙。
好在宫里有专门用来避暑的宫殿,依水而建,凉爽宜人,殿里还有扇轮运作的简易空调,冷水沿着屋檐落下一片水帘,暑气全消。
只是含凉殿建在后宫內苑,别说南若,就是太子也不便常去,如今就没有这么多忌讳,后宫仅有的八个妃嫔全被太子打发去了隔壁御苑,內苑便完全空了出来。
太子就以尽孝为由将永昭帝挪了过来,永昭帝一挪,南若也得跟着挪,三人便一起住进了含凉殿,反正足够宽敞,一层不够还有二层,别说三个,一百个都住得下。
而理所当然的,换了新地方的两人很是没羞没躁了一番。
这叫什么避暑。南若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抱怨。
两人正坐在二楼窗前,屋檐上的水珠滴落如帘,庭院水气弥漫,这种时候坐在廊下是最凉快的,屋子里反倒全是热气,偏太子非要拉着他上来欣赏什么湖光山色,结果风景还没看几眼,衣服先湿了一遍又一遍,偏他害怕被人瞧见不敢脱,虽说宫人们这会都躲在廊下,更不会抬头往上瞧,他还是耻的不行。
一想到窗户下头就坐着宫人,硬是咬着手背没发出声。
待会儿去浴室冲一冲。天热就会出汗,太子也没辙,只能抱着人哄。
南若心烦气躁,握着他的手咬了好几个牙印才放过,脾气发完又后悔起来。
太子倒是挺高兴,若哥儿如今在他面前越来越自在,从前莫说发火,连反对的话都要拐弯抹角着来,他恨不得若哥儿每天都跟他闹一闹,尤其爱听他怒气冲冲喊他夏侯治。
不过也不敢将人惹的太过,见好就收,转移话题道:等夏日过去,我打算放一批宫人出去,你帮我想想怎么给内侍们找个营生,让他们也出宫去。
南若思考起来。
如今宫里人确实太多了,单宫女就有四千多个,二十四衙门里还有许多不计入名单的帮工,可正经需要伺候的主子也才三个而已,等郑繁一走,就只剩太子和永昭帝。
宫女们出宫好办,郑繁早给她们定好了出路,以往怎么做如今还怎么做就是了,而内侍自来还没有正经被放归的,基本上进了宫就没有回头路,混得好的晚年靠攒下的钱在京里买个宅子养老,不好的只能去庙宇凑合等死。
因前朝末有宦官弄权,大燕取消了叫内侍读书识字的规矩,只跟主子亲近的会有机会,所以大部分内侍干的都是出力的活,没多少技术含量。
除了高于寻常百姓的见识和谨慎,并没有多少才能,加上世人对太监多有偏见,放他们归家反倒是害了他们。
叫他们去养济院或者慈幼局帮忙。照顾孤寡老人和孩子。
胆子大的也可以去漏泽园。
漏泽园是官府建造的公墓,用来安葬无人认领的尸骨和没有葬地的穷人。
只是京城的慈善机构岗位估计已经饱和,贸然添人反倒不便,得往外走,可内侍们未必会愿意离开京城,对许多五六岁就进宫的内侍而言,京城才是他们熟悉的家园,也是他们人脉所在地。
不如成立一个部门,专负责接手退下来的内侍,正好让他们负责监督各省慈善机构
皇城脚下的慈善机构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还不知什么情况,也是该真整顿整顿了。
是个办法。太子颔首,顺便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我打算叫张淑妃她们出宫去,还有东宫那些姬妾,她们大多读书明理,与其在宫中养着,不如出去做些事。
这也是个办法,一次性放出去太多宫女也不好安排,不如叫这些娘娘们先带着去巡视一下各省慈善机构,虽说妃嫔不得随意出宫,可有正经差事比如说礼佛之类,还是能出去的,太后当年在山里礼佛时,张淑妃每年都会出宫去看她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