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不求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46章 阎尔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用卿兄……逢此祸乱之世,你我竟然尚有重逢之日。”

许都在沛县发出号召以后,徐淮境内便风起云涌,不仅绿林豪杰、奴婢贫农,纷纷聚集到沛县为大顺军做出支援。

而且还有许许多多老家在大顺军控制区内的明朝士绅、官僚和有较高功名在身的文人,也纷纷前往沛县,投入了许都的账下。

在这些人中,尤以阎尔梅为一个表率性的人物。

阎尔梅,字用卿,他是沛县人,又是明朝崇祯三年的进士。更为重要的是,阎尔梅还是复社巨子,名动一时的诗文家,与复社一系出身的方以智、陈子龙、许都等人,本来就是关系十分密切的故交老友。

阎尔梅本来和方以智、陈子龙、许都三人一样,都曾经投入史可法的账下担任幕僚。只是方以智、陈子龙和许都在徐州归诚大顺军,阎尔梅则是在史可法被高谦裹挟往江北以后,才投入史可法的幕下,因而错过了归诚大顺的机会。

当然按照阎尔梅本人的立场,他很大可能也未必就会像方以智他们三个人那样,很干脆地投奔李来亨。

阎尔梅视社稷道德为立身立人之本,在后来的历史中,比起为清廷献计献策,又一次挖开黄河来水攻山东抗清武装榆园军的侯方域,阎尔梅刚好相反,顺治四年时阎尔梅就已经化妆为僧侣参加了榆园军,积极组织抗清活动,虽然屡屡失败,但仅凭他百折不挠的坚持,就不是侯方域那等人渣可以比拟。

复社与东林党的渊源极深,东林党中的确存在不少名不副实的人物,复社也总是因为言辞大过实际,在南明短暂的历史上,没有起到良好作用。

可是比较背叛民族的汉奸数量来说,复社中的确有侯方域这样的败类,可是也不乏夏允彝和阎尔梅这样让人感到值得敬佩的义士。

钱谦益可谓明清之际的诗坛盟主,大学问家。然而他在阎尔梅这等一般诗人骚客面前却显得十分失败。

康熙元年,阎尔梅见到了一直心亏而蛰居故里的钱牧斋,尽管钱牧斋有红袖添香,有绝代佳人催发其诗兴,然而在阎尔梅“大节当年轻错过,闲中提起不胜悲”的指陈之下,钱牧斋亦只有羞赧而已:“古古善骂人,当世无所推许。”正因为阎尔梅心底的坦荡,才敢于直陈当时的大诗豪。

阎尔梅的一句“死将为厉鬼,生且做顽民”,无论是对于大顺军来说,还是对于愿意抗清的明军明臣来说,都是一句足可以并且应该去刻入灵魂和骨髓中的话语。

在一个将汉人视作仆隶的反动帝国里,遵从就是背叛,忠诚就是出卖,死之人是要为动摇大清的统治而死,生之人则至少要做“顽民”,即便没有反抗的力量,也要顽抗地不为反动帝国的统治添砖加瓦。

史可法被高谦裹挟去江北以后,沦为了军阀的政治俘虏,他在弘光朝廷里的日子过得也很不好,多年积累下来的政治清誉,已经差不多全部败坏在了高谦的手上。

史可法的日子都这样困难,那么作为史可法幕僚的阎尔梅,自然更不用说。

弘光朝廷是糊不上墙的烂泥,但阎尔梅以忠义自诩,并不因此就背离那乌烟瘴气的江南小朝廷。

给了阎尔梅致命一击的,是江北三镇军阀提倡的北伐之事。

本来,阎尔梅自己就是首倡江南北伐之人。他曾经劝说过史可法利用黄鸣俊和朱大典组织的浙勇“渡河恢复山东”,也曾经劝江南君臣厉兵秣马作为和大顺军谈判的地盘,还曾经希望弘光皇帝派出一个重要的大臣领衔,组织使节团前往徐州或开封和顺军和谈。

但这些事情,完全被弘光君臣置于一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