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棺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2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她一面说,一面习惯性地轻咬嘴唇,听起来认真又温柔,令李十一的心一顿一顿的,顿的是匪夷所思,是啼笑皆非,亦是一点子说不清道不明的轻颤。

这点轻颤令她的嘴角似调了蜜的细勺,有了唇齿回甘的弧度,连向来不近人情的语气都放柔了几分:“是吗?”

宋十九点头。

李十一放慢了步伐,望着前头的小径,问:“那么,‘东山再起’之东山,是哪一座山?”

宋十九没料到她有此一问,被敲了一棍子似的愣得结实。

李十一笑哼一声:“你瞧的那些话本子,没教你这个?”

没,没有啊。宋十九心里弱弱道,讲了龙搁浅滩,讲了东山再起,讲了投桃报李,却没说滩是哪个滩,李是什么李,山又是哪座山。

她望着李十一的背影,又蔫儿了下去,李十一饱读诗书,自己还差得厉害,随意抛一个问句都答不上来,往后过日子,怕是没话讲了。

任重道远啊宋十九,她咬牙对自己说。

作者有话说:

《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

第38章山有木兮木有枝(二)

才走了一半的路,却乍然大雨倾盆,哗啦啦瓢泼似的,将二人堵在了半路。李十一同宋十九躲在一颗茂盛的老榆树下,衣裳被打湿得差不离,凉浸浸地裹在身上。

宋十九望着地上汩汩成流的水窝子,探头望了望天:“方才还是艳阳天,可真是奇了怪了。”

头上一热,她将脖子缩回来,见李十一面无表情地将自个儿的帽子扣在了她脑袋上。

宋十九抬手捧着帽子,掌着西瓜似的摸了又摸。

二人正相对犯难,却听不远处传来时长时短的口哨声,仿佛在寻觅什么幼兽似的,那声音渐渐近了,是一把十分朴素的油布伞,伞下立着一位年近四十的妇人,单眼皮削肩膀,面上没什么亮眼的地方,唯独鼻子生得好,中正又挺直,鼻尖儿略微翘起来,沾了丁点雨水。

来人见着李宋二人,稍是一愣,将抓着裙摆的手放开,又伸展五指将褶皱捋了捋,趁着功夫将二人细细打量一遍,这才笑了:“二位姑娘,是被雨水拦在了半道?”

李十一未答,宋十九点头。

那妇人的嗓音自带三分熟稔和热情,笑容也是恰恰好的亲切,见宋十九应了,便上前来,做了一个瞧天色的动作,将伞微微向宋十九倾斜过去:“这雨太大,若再在这树下,只怕要淋个透了,我屋子不远,东边一里地,不如同我去避避雨,拧拧衣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