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盛唐破晓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68章 是佛是魔(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权策一个大跨步闪身出来,挡住了一大波潮水一般涌出,准备随声附和的朝臣。

“陛下,臣以为,郑少卿和韦少卿所议,各有考量,一者虑及军威国威,二者虑及民生,虽初衷甚好,却昧于前线战况,脱离战事实际,犹如纸上谈兵”权策先扬后抑,用词也算克制,毕竟郑愔和韦爽都说出了缘由考虑,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所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出征作战,血雨腥风固然难免,但战阵之上,有更好抉择,既能保全前线将士,又可战胜破敌,为将者,复有何迟疑?”

权策话到此处,终究按捺不住火气,反身扫了郑愔一眼,呵斥道,“这世间,有百战强军,却没有白死强军的,更断然没有为磨炼兵马,刻意驱兵送死的,郑少卿为文官,理政安民,文质彬彬,心性毒辣,却更胜前线武将,本相也是大开眼界”

“至于韦少卿所议,更是尽显荒诞,战端一开,刀兵水火,举国勠力,势必有所折损,岂可为瓶瓶罐罐,而畏首畏尾,自缚手脚?观此一处,可见韦少卿治事,怠惰颟顸,遇事一味推搪回避,不思化解之策”

“以臣之见,转运压力过大,殃及百姓生计,臣以为,可请地官衙门协同,研议补偿方案,或可以雇佣代替摊派,按劳计酬,或可将劳役民夫,登记在案,豁免其人当年租庸”

“偌大朝廷,文武百官,公卿贵人,食朝廷俸禄,享世代尊荣,若都能诚心正意,各尽其责,对策,永远比阻碍更多”

“臣……”权策点了名,他的岳父,地官侍郎兼太府寺卿姚崇,当即出列,要力挺一波。

却不料,有人的动作比他更快,嗓门儿也比他更大。

“权相爷所言,实为至理,臣万分赞同”地官尚书王同皎,似是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伏倒在地,语声切切,“臣久在中枢,目见耳闻,积弊重重,究其根源,不在事,不在财,而在于人,历览前贤,入诗入画,名垂青史之士,无不有铁肩担当,无不直面困窘,披荆斩棘,成就不世之功,而得大名永垂”

“权相爷倡导古仁人之风,督促朝臣尽职履责,为陛下效忠尽力,正当其时,臣愿为一先锋,身体力行,自转运物资,支应前线而始,不惜肝胆涂地”

“臣愿立下军令状,西塞不胜,转运不止,凯歌不奏,府库不竭,叛逆不灭,民生不乱”

王同皎一席话气势雄浑,几乎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在了身上,将话说死了。

他面如冠玉,性行淑均,是个矜持文雅的美男子,少有这般慷慨激昂,而且,作为公认的安乐公主羽翼,这般大力度支持权策,而与自家同党韦巨源的弟弟韦爽作对,太过不寻常,惹得朝臣纷纷侧目。

殊不知,太仆寺少卿韦爽此时心中叫苦不迭,他附和郑愔,反对西塞前线改变战略,完全是政治举动,没有丝毫实际考虑,所谓的民生灾殃,也是借口,百姓的苦难多了去了,即便没有转运,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了转运差遣,关注的人多了,地方上有所顾忌,日子搞不好反而好过一些。

他得了兄长韦巨源的授意,要寻机会对付夏官尚书袁恕己,因由也说得明白,是要追随安乐殿下,重回权相爷麾下,既是要投奔新主,自要有所动作,表明立场,显现能耐,袁恕己和他的夏官尚书之位,便是韦巨源预定下的投名状,要一并献与权相爷,以此谋得欢心,力图巩固地位。

袁恕己附议支持武延基等人的决断,他自然要反对。

哪晓得动手太早,马屁拍到了马腿上,非但没有打击到袁恕己,反倒引火烧身,与权策对上了,大好良机,白白便宜了王同皎。

韦爽牙关紧咬,心头骂翻了天,权策他是不敢骂的,自己查探风向失误,办砸了兄长交代的差事,也是不愿承认的,只能将黑锅都扣在王同皎身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