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后来我成了团宠太子(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后来我成了团宠太子(穿越)——谢与迟(2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褚琰给了他一个继续说下去的眼神。

绑匪撒钱引起骚乱,又趁着人挤人,混在人群里带走了两个人,这有个前提,就是能保证把要绑的人和侍卫弄散。柳岐知道褚琰肯定比他更早想到这一点,他说出口不全是说给褚琰听,更是想帮自己顺顺思路。

公主身边的人一向很多,跟得也紧,这次出来又是临时起意。相反,世子身边人不多,小世子不耐烦被人紧随着,侍卫们都会与他保持一些距离。绑匪们这法子显然是提前准备好的,他们总不能料到公主恰好在这个时候不带那么多侍卫吧。

褚琰说:你说的有道理,但也不能完全保证这事跟小世子有关。万一平常绑匪只是扮成平民,跟踪监视找机会,恰好碰上这么个机会,便临时起意动了手,从包里撒些钱出来是很容易的事,不必准备太多。

可是他们如果不提前计划好路线,仓促行事就不怕被抓到?柳岐问。

总共只有四个侍卫,还不如他们人多,你觉得这四个人就算追得上去,能活着跟到人家的老本营再回来报信吗?

跪在一旁的四个侍卫接连被贬低鄙视,又不敢反驳,羞愧地低着头。

柳岐想了几秒,想明白了:所以不能确认究竟是冲谁来的,你们郡王府最近有得罪了什么人吗?

后面这句话是对着平城世子的侍女问的,那侍女连忙摇头:老王爷和郡王都远在平城,京中就只有我们郡王妃带着小世子,平日里除了陆家,也不经常到其他家走动,哪会得罪什么人?

褚琰对这位郡王妃倒是不太清楚,不由看了柳岐一眼,柳岐朝他点点头。

两人去皇宫的路上,柳岐便道:平城郡王妃性子平和,不争不抢不攀不比,人缘不说特别好但应该也不差,而且她身体不好,常年不出府,顶多偶尔回娘家一趟,我确实想不到她会得罪什么人。褚栎世子一个小孩子,也不可能惹上什么人,指不定是梁王或者郡王惹了谁,所以人家大老远的来京城绑人呢。

他读了这么久的书,遇上事的时候思路都畅通了不少,褚琰听他头头是道地分析,心里反而平静了一些。

他看出柳岐是心慌了,才不停说话来使自己心里舒服一些。虽然六公主失踪的事不是他的错,但毕竟她是在他手上被拐走的,是他把小桃儿带到铺子里来又把她一个人留下的。

如果柳岐继续道,如果是冲着公主来的,那可能是针对你,比如让六公主在你府上失踪,好让陛下对你心有芥蒂什么的

褚琰也想过这个后果,尤其是六公主回不来的情况下,承兴帝恐怕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个事,他想方设法建立起来的父子情从此不复存在。

但褚琰总觉得不会有人为了这个而对六公主动手,毕竟自己现在的种种表现都表明自己与皇位无缘,相比之下他三弟这个靶子才更应该遭人陷害才对。

也不好说。

万一有人想提前埋个种子,万一是纯粹地想报复,或是想报复柳岐,让柳岐在自己这里失信

褚琰一瞬之间想了很多可能,最后只能在心底暗暗叹气。

全城搜查乍一看是极为耽误时间的一件事情,但反而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从动机上来查,可能性实在是太多了,何况平城世子那边是什么情况还不明了。

到了皇宫,褚琰怕皇帝撒气撒到柳岐头上,就让他在完美等着,自己独自前去,只见皇帝寝宫里果真一片肃然,宫女内侍们大气都不敢喘。

宫殿里承兴帝正和禁军统领交代着,皇后和刑部尚书也在一边,皇后显然是哭过。

承兴帝见褚琰和柳岐进来,尚未等他们行完礼,就冷声打断:朕的小六儿送到你府上,你就是这么看护她的?

褚琰并不辩解:是儿臣之错,儿臣一定把六妹妹找回来。

若是找不回来呢?承兴帝语调忍不住往上,帝王一怒,满殿惶惶不安。

皇后心里咯噔一声,生怕皇帝气头上说出什么不可挽回的话来,连忙道:陛下,桃儿一定能平安无事。这事也不能全怪阿琰失责,主要还是宫女和侍卫不尽心,还有那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匪人当街绑人!

承兴帝比她以为的要冷静得多:找回来算你有功,找不回来,这事你别想脱了干系。

褚琰立刻叩首,隐约猜到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果真,下一刻承兴帝便道:此事交给安王,事情结束之前,安王可从刑部和禁军调拨人手,务必把公主和平城世子给我平平安安地带回来!

话音一落,禁军统领和刑部尚书都是一脸惊诧之色。

皇帝非但没处置安王,还让安王来负责这件事情?这安王什么情况满朝文武都知道,不学无术的弃子一个,陛下就不怕六公主救不回来吗?

不管心里怎么惊讶,他们都恭恭敬敬地应声退下。

几人再次匆匆地出宫,一离开皇帝的寝宫褚琰便飞快地问道:禁军拨了多少人,从哪里开始搜的,都搜了哪些方向。

禁军统领甭管心里怎么不信任安王,面上都是尽职尽责地回答:在皇城外巡防的都拨出去了,其中四支小队分别加派到城门处,剩下的队伍有两支派去了六公主和平城世子被拐走地方沿路找线索,其余小队则是分别从中心和外围包抄搜查。

地图可有?

禁军统领早有准备,立刻从袖子里拿出地图。

褚琰一面健步如飞,一面竟不耽误他看图。他飞快地扫了几眼,心里估摸着距离,又将地图合上,加快了步速。

禁军统领不知道他看出了什么花没有,心里不禁犯嘀咕,等出了宫门,褚琰一撩开马车帘子,就见到柳岐正在研磨。

他有些惊讶褚琰这么快就回来,又看看自己手里的砚台,解释道:我在想你可能会用上。

褚琰神色一下子放松不少,道了声谢了,便拿了备好的笔沾墨,慎重地在地图上圈出了几个地方,才递回给禁军统领。

两个孩子刚被拐走,宫女便回来通报,侍卫快马到王府和宫里通报,王府二十个侍卫赶到的时间距离他们被拐走不会超过两刻钟,而禁军下令出兵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半个时辰。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果他们快马加鞭把人带走会很显眼,沿路一定会有人目击,最稳妥的办法是在附近找个地方乔装打扮,或是提前备好掩人耳目的马车,无论是乘坐马车还是乔装后再想办法离开,他们绝对不可能离开这个圈的范围,所以先让人手集中到这个圈里,重点搜查里面这个小圈的地方。

许是他的语气太过强硬,让禁军统领把那一句您怎么确定的距离给咽了回去。

刑部尚书在职多年经验老到,看了一会儿肯定地点点头:差不多,匪人的确最有可能还没走出这个范围。

听到尚书也这么说,统领更加打消了质疑的念头,问道:那另外两个圈呢?

是考虑了绑匪冒着风险快马加鞭的情况,城门处没有传来消息,说明他们还在城里,倘若这些人想直接出城,那么肯定在半路就被禁军赶超,他们知道城门被封后,会趁着禁军还没有开始彻查,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落脚,如果不打算出城,便会直接找安全的地方留下来。

所谓安全的地方,自然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始终没被人发现的窝点,他们盯上的如果是世子褚栎,为了方便打探褚栎的行踪,一定会在平城世子府附近找一个地方。同理,如果盯上的是六妹妹,就会在王府附近找一个地方落脚。

禁军统领也不是白干的,很快跟上了他的思路:如果他们是打算出城,我们就得搜城门附近,如果他们不打算出城,我们就搜这两个圈里的范围,换言之三个圈和城门附近都要搜,其他地方可以先放放?

差不多,但我认为城门附近的人手可以少派一些。褚琰说,离城门近的地方都不算安全,如果这些人够聪明,会远离城门,如果他们不够聪明,除非在城门附近有一个窝,否则会下意识地回到其他的落脚点。只要他们在城门附近落了脚,那就不难找到蛛丝马迹,但这三个圈里的才是最麻烦的,坊市之间四通八达,时间拖得越久,他们越有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到时候就真是全城搜查了。

褚琰声音里多了几分凛然:时间越久,公主和世子越危险,明白吗?

禁军统领正色地点头,随即立刻翻身上马,去传命令了。

刑部尚书还定定地看着褚琰,王爷还没说他们刑部该做些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