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着郑忠去宁城,多看多听少说话hellip;hellip;虽然郑忠说的那些听来奇怪,但福儿是个聪明的,说不准借着身份在帮王爷做事也未可知。rdquo;
先前不是传出话来,说送亲队在半道上就碰到了马匪?还是小宁王带着一支五百人的轻骑,正好救下了他们?可见这位小宁王,是位武功了得的少年英雄hellip;hellip;将来有什么造化,都不一定呢hellip;hellip;rdquo;
她这把年纪了,几乎是亲眼见证了杨氏那帮子人是如何打下了江山hellip;hellip;如今三十多年了,谁知道这杨家,还能传几代呢?
郑氏低头垂手,母亲说得是,儿媳一定谨记母亲的教诲。rdquo;
若是罗氏不跟着一起走,那这一别,怕就是永别了。
郑氏娘家不亲,嫁到宋家来,新婚守寡,除了儿子之外,最亲近的人里,也有婆母罗氏了。
多年婆媳相处着,也有真情实感在里头,是真的依依不舍啊!
罗氏从榻边的矮柜里,取出一个小盒子。
早先你也没告诉我福儿是个儿子,我的私房在京城就大都分成了三份,他们三个都有,现如今手里还剩下些,这个你就拿去,将来福儿娶了妻,这就是祖母的一点心意。rdquo;
郑氏哪里肯收,我们去了宁城,母亲身边就没人照管了,就这一点养老钱,母亲还是留着,万一什么时候用得着呢?rdquo;
婆媳二人推让一番,最后罗氏还是硬让郑氏拿着了。
选好了出发的日子,郑氏这一走,也没惊动庄子上的其他族亲,而是以回娘家为名,悄悄地坐上了马车,一路向东,却是去了最东边的海港。
那边也早安排好了船只,弃车登船,航行的速度比马车要快,只五天的工夫,就来到了宁王封地的港口。
郑氏这一路,当真是大开眼界。
虽然有晕船之苦,可这也是她前半辈子从没见过的景儿,从没经过的事儿。
从港口登岸时,郑氏就看到许多巨大的船只,如小山一样,整整齐齐地停在岸边。
有的船是往下卸货,有的则是在装船,力工们嘿哟嘿哟地扛着麻袋箱子排成行地来回穿梭。
又有各种奇形怪状,衣着稀奇的番人从船上下来,嘴里还说着叽哩咕噜她完全听不懂的话hellip;hellip;
郑氏瞧得目瞪口呆。
郑忠上前悄悄地告诉郑氏,三夫人,这些可都是王府的产业呢!别看在京城把王爷的名声都给糟践成什么样了,可在这个地界,小王爷就是这个!rdquo;
他比比大拇指,特别的骄傲。
还有话没说出的是,在这宁王封地,自打小宁王几次打了胜仗,又行了几项利民的条策,这封地上的人,就只知道有宁王,不晓得什么圣上了。
郑氏目光闪动,先前婆母罗氏的话犹在耳边。
让她多看多听少说话,看来婆母就是有先见之明啊!
然而走在码头通向城内的齐整大道上,看着两边各色各样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郑氏还是忍不住问了句,这塞北港看上去很繁华啊?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