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人生张阳李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武点着头,“女儿记住了。”

夫妻俩向武士彟和张公瑾行礼。

“老师,应国公我们这便回长安城了。”

张公瑾抚须道:“大安来看望过老夫了,这孩子比以前懂事了许多。”

“学生觉得大安看起来老实木讷,实则是老师家中三兄弟中最聪明的一个人,只是平时缺少点拨而已。”

张公瑾感慨道:“这孩子还是傻一些的好,傻点好。”

李玥向师母告别,夫妻俩带着小武这才离开了村子,坐上了回家的马车。

开工顺利大家都开心,看来骊山产业群的第一步走得虽然磕磕绊绊,结果总算是好的,就是眼下村子中的人大多数都目不识丁。

文化素质培养是个很重要的工作,越发展就越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现在的骊山太缺能够施行管理的人才。

小武很懂事,她坐在李玥身边很安静。

“这一次账目也统筹好了,以后只要核对出入项就行,不过小宜要做的账目更多了,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出错。”

李玥一边讲着话,还帮着小武整理发髻。

“棉花都安置好了,石油的事情我让上官仪去找何必帮忙,过些日子也会有结果。”

“关外的棉花为何进不来?”

张阳神色凝重,“押送棉花的多数人都是西域人,大队的西域人而且还都是高昌的士兵,自然不能轻易放入关中,能够放十几个人入关已经不错了。”

“程咬金大将军为人处世一直都大开大合与他打交道难免会开重口,想要更多的利益,夫君还需慎重。”

杨婶骑着马儿护送在马车后方。

张阳看着远处的长安城,“其实我们家在长安城的人脉也挺广的,不一定非要找程大将军,老程家的门风彪悍,与处默打交道便算了。”

“不知怎么了,上一次见了程大将军之后,我浑身不爽利好几天,诸事不顺,这人八字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回家整理一番账目与规划事宜,夫妻俩在家里闲了几天,李玥还是耐心地教着小武数学,从之前的数数,现在她已经会十以内的加减法了。

张阳早早来到东宫当值。

李承乾下朝回来正在打着沙袋。

走到大安身边,张阳问道:“这两天长孙冲有没有来找过太子?”

张大安也揣着手,“这两日倒是没有,我每天去弘文馆记录人们谈论的事情,说是长孙公子请了不少人来研究那两道题。”

“有结果了吗?”

张大安摇头。

李承乾打沙袋的动作一板一眼,双腿绷直一拳又一拳地打着沙袋,身子则是不动,张阳不禁好奇道:“好怪异的姿势,太子殿下都是这么练的?”

张大安点头,“嗯,日复一日没有停下过。”

打完沙袋,李承乾擦着汗水,“孤今日起晚了,下了朝便来打沙袋,正如你说过长久坚持对身体有好处,如今每日不打半个时辰沙袋,孤也是浑身不爽利,打完之后神清气爽。”

“太子殿下还需坚持,如果停下一段时间想要再坚持就难了。”

“你放心,孤会坚持的,就是这个沙袋不耐打,一个沙袋只能够孤打三天,想着以后用皮革做一个更加结实的沙袋。”

“太子殿下距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进了一步,可喜可贺。”

俩人走入东宫殿内,张阳站好说道:“不知道太子今日有没有空?”

李承乾洗了一把脸,再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衫,“你直说便是,孤今日无事安排。”

“在下想要去看望一个人,不知道太子殿下能否同去。”

“是何人?”

“秦琼大将军,也不知道他身体如何了。”

李承乾点头,“也好。”

出发之前李承乾还带了一些宫里才有的麝香出宫。

张大安亦步亦趋跟在后面,秋日的朱雀大街最是热闹。

“听说你们村子的稻米就快要有收获了?”

“快了吧,最晚十一月应该可以收获了。”张阳又想了想,“收成应该不会太好,八月份这才种下还是有些晚了。”

“若是关中的田亩也能如此耕种,岂不是多一成粮赋?”

张阳解释道:“太子此言差矣,骊山之所以可以种稻,也是因为有渭水河畔给的水源,可以让我们开辟出水田。”

“关中绝大部分田亩还不是水田,而且还与天时有关,若是今年的春季来晚一些,冬季来得早,稻米也种不成。”

李承乾点头道:“你这么一说,倒是孤懂得少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我们骊山最近都不打算再开垦田地了,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工厂上。”

一路走着,李承乾好奇道:“你是想要把更多的人力放在工厂上。”

张阳没有否认,“太子殿下,种田可以获得粮食,但是不能获得财富,面朝黄土种地的一代人很难养出一个读书人,在如今书籍笔墨昂贵的年代,想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是需要很大成本的。”

又释然地笑了笑,张阳接着讲:“如果人们手中有了银钱,便可以买得起更多的书籍,如此一来读书便不会是一件难事。”

“当然了从经济的方面来看,提高整个中原的收入来让人们买得起书是不现实的,还是要降低书籍的价格。”

“对了,近日倒是有些人对东宫言辞颇多。”

“什么意思?有人说闲话?”

李承乾一手背负一手挽着袖子在胸前,“当初因为出题的事情,那些文人皆被挡在东宫外,现在他们这些人对东宫颇有看法,也有人议论。”

张阳点头道:“原来是他们有意见了。”

李承乾又道:“孤倒是不担心自己,就是担心他们的话语越来越多,会危及到你,传到父皇耳中难免又会多生事端。”

“其实我这人并太在乎名声。”

“孤知道你不在乎名声,只是觉得要谨慎。”

又想了想,张阳笑道:“不如做个意见箱,让他们把意见都放入箱子里,所谓让坏事变成好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