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卢苇还笑了笑,似乎是在怀念过去时光。
但是李丰其实也清楚,卢苇是在劝说自己,不要把这么好的一个电影题材拍成一部纯粹为了挣钱的电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意义。
“卢老师,《赤壁》肯定是要反应不畏强权,以弱胜强这个主题的。千年以来,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这个,电影也不会触动这个内核。
商业化的内容只是为了确保能让这部电影更大范围的走出去,能够让海外的观众更直观的了解华国的文化。
让那些海外的观众在不畏强权、以弱胜强之外还能看到一千多年前,华国的这些历史人物已经有了这样的智慧,已经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么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还能够实际践行。
只要能做到了这点,我认为这部电影就算是成功了。”
从这之后,卢苇就再也没有提过自己对于《赤壁》的设想,而是完全按照李丰的思路和要求去构思剧本了。
李丰也没有完全任由卢苇窝在工作室和住处写剧本,嗯,是真的用笔在纸上写。卢苇的习惯,所有的剧本都是手写,不用其他的工具。他还拉着卢苇去看了正在上映的《风语者》。
太平洋战争卢苇肯定不陌生,但是塞班岛战役里运用纳瓦霍人的语言进行通讯这个事儿他是真的不清楚。
李丰发现卢苇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停地摇头,决定在出了电影院之后,问卢苇一个问题。
请收藏:m.qibaxs10.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