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夜里又下了一场雨。
对刚刚受灾的禹州百姓来说,如同风雨飘摇的扁舟又破了个洞,雪上加霜。
疫病开始范围扩散。
粮食更是一日日吃紧。
若再无朝廷救济,百姓即将到达穷途末路,人心动荡隐约显出苗头,绝望悲愤在禹州上空蔓延。
就在这时,禹州各村镇突然有人赠药施粥。
……
十月早晨,雨后还带着湿气的空气里,米香味溢散,勾得饥肠辘辘的人几乎发狂。
刘家村村口几个大灶支起,锅里浓粥咕嘟咕嘟冒泡,锅前赶来领粥领药的百姓已经排成长龙。
刘家两个舅舅带着村里人在锅边忙得脚打后脑勺,还有村民自打充当了维护秩序治安的角色,虽忙,但忙而有序。
“刘大,这锅粥烧好了,赶紧搬到一边腾灶!来的人太多,还得继续熬粥!”
“行,大伙来帮忙!起锅!三叔婆,您老帮忙施粥!一人两大勺!”
“你去忙你的,这里交给咱妇人婆子,尽管放心!”
“领药的在这边,药材数量有限,没生病的莫要争抢,先让给有需要的!”
“来领粥的也别急,听我说一句,现在这情况让大家伙吃饱不可能,但是好歹能续命!越是艰难的时候咱越要齐心同舟共济!朝廷的人很快会来,咱都会好起来的!”
“别乱!别抢!要是有人不守规矩趁势作乱抢东西的,咱丑话说在前头,接下来啥东西都没你的份儿!有胆的,先寻思寻思能不能扛得住沙包大的拳头!”
……
何家村也是同样的场景,由何家吴氏带着村里妇人婆子们忙活。
苏文则带着何广及几个村民行看家护院之职。
大槐村那边的村民也犹为积极,苏家孩子们一声需要帮忙,村民二话不说就来了,守着粥锅、药台,把东西把得死死的绝对不浪费一粒米一包药。
除了这三个地方,还有乐平村、两堰村、宁水镇口……
多地都支起了粥锅药台。
闻讯来得早的灾民,捧着碗,喝下多日来第一碗热腾腾的粥,眼泪盈眶,泪水吧嗒吧嗒往碗里掉。
一个早上功夫,有人施粥赠药的消息以席卷之势迅速传遍周边各村镇。
受灾百姓蜂拥而来。
“快快!家里没粮了的,赶紧去刘家村!村口有人施粥赠药!”
“真的?”
“难道我还给你们递假消息不成?我刚从那边回来,粥已经全部落肚了,可不是稀得不见米的粥水,全是料足足的浓粥!喏,这是领的药包!”
“走!去刘家村!带上自家的碗!”
……
“呼呼、呼呼!快、通知村里,赶紧带碗去大槐村,有吃的领!”
“何家村!缺吃的能领粥,染病的能领药!大家伙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