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还好,看她们两人的反应,差距没有特别明显。
这次边写边改的过程中,他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到下次再写,文笔上,也许就看不出多少差距了。
萌芽的郑玉玲也感受到了新书的不一样。
她和同事们在编辑沟通会上,交流着这次的阅读感受。
“这本书延续了小风一贯的特点,题材新颖,情节设置精巧,但这次却多了细腻的情感描绘,还有愈加成熟的文笔。”
“是啊,真是后生可畏,这才不过是他第三本长篇小说。”
一旁喝着茶的老王丝毫不感觉奇怪,“这种事情我见多了,一般成名的作家到第三本书,也该走向成熟了。”
他拿起桌子上的扇子,惬意的摇了摇,“前两本小说能那么火,完全得益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是天赋,一般人学不来。”
“而这一本,就更多的是,展现他的写作功力了,虽然也有新颖的故事设定,但更让人欣赏的,还是后半段,真相显露后自然而然的让人内心振动,更显功力。”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他这本书有些像霓虹小说的风格,都是从细微处着手,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太正常不过了,”郑玉玲作为陈麟风的责编,十分了解他的情况,“你是不知道小风看了多少书。”
她描述了一下陈麟风家的情形,“整整三个顶着天花板的大书架,全都是他看过的书,各国的都有,霓虹的作品肯定也不在少数,以他的记忆力,估计都记下了。”
“这就不奇怪了,人家有天赋又够努力,还肯吸取外国文学的精华,写出什么作品都不意外。”
“是啊,有才能又上进,这种天才,真是让普通人绝望啊。”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