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儿子,买的啥东西回来。”
还得是亲妈疼儿子,这会王平同志已经去翻看起王轩带的礼物了。
说起来,王平同志早就适应了有个好儿子的好处。
农村电视还是有线电视,只能接收到央视和本省、本县的电视信号。
当王轩第一次登上央视元旦春晚的时候,这才在村子里有些名气,只是没什么直观感受,只当是上了一回电视。
《今天你要要给我》也搞出什么反响,毕竟这会农村黑白事都请真家伙来演奏。
新年,随着学校学生放假,外出打工的人回来,王轩火遍大街小巷的消息,才算正式传开。
俗话说,男人四十岁看儿子,老王同志自然跟随王轩一步登天。
用老妈赵红的说法,现在小年轻结婚都要喊上老王,座上宾不说,就爱听老王亲自播放的《今天你要嫁给我》。
整个村子里,王轩他爸、小学曹校长、刘村长成了人们话题人物,有什么黑白事,老王同志也得做大人物那桌。
老妈赵红也不例外,上镇上买什么东西,中学校长都得喊一句王轩家长,听说连镇长也听说过王轩。
当然老妈没说的是,她跟她那群小姐妹打麻将,从来没输过钱,都不好生意跟他们玩了。
老妈说的开心,王轩自是跟着开心。
子欲养,而亲正待,一切刚刚好。
这时候,老王同志看完了礼物,正在安排卸货,临了,“儿子,这放那栋房子啊?”
可能怕说不清楚,但也可能为了显摆,老王又补了一句,“咱家三栋房子,你住你复式就行了,别放我们这边。”
一家人,两百米距离,三栋房子,老王真有你的。
王轩住不了多久,随口说着,“放你们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