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这就去做”李玉香挑了两条大鲤鱼,“对了,孩儿他爹,你看这么多鱼咱们一下也吃不完,你给大哥他们送过去两条吧,大哥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前两天还给咱们匀出来半斗米”
李玉香说的大哥就是李正的大哥李方,李墨的大伯。李方忠厚老实,带人极真诚,这么多年对李正一家也是多有照顾,虽然李方家也是一贫如洗。李方家也有两个孩子,儿子叫李超,比李墨大四岁今年十二,女儿叫李婷,今年十岁,一家四口过得也是紧巴巴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大哥也不容易啊!我这就去”哥俩的感情极好,李正说着就挑了两条鱼出了家门。
唐朝是没有炒菜的,他们能做饭的方式就是“蒸”、“煮”、“烤”,因为唐朝人家里没有铁锅,炒不了菜。大唐初期铁产量很少每年不过数十万斤铁产量,若论及精钢产量,更是稀少。还不如现代社会一个小的钢铁厂的产量,可见古代物资之匮乏。所以在大唐炒菜还没流行起来。
李母做的鱼自然也是煮的,至于其他的调料是一样都没有,只在鱼里面放了点盐。其实,初唐的制盐工艺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对盐的口味也进行了改良。
隋朝到唐朝前期,百姓吃盐不难,因为那时候朝廷还没有垄断食盐。之所以有百姓吃盐难题,那是因为后来在乾元元年(758年),在唐肃宗的支持下,推行“榷盐法”——朝廷对盐场专卖(官收官卖)。这才导致盐价飙升,当时涨到每斗盐一百一十文钱。
“娘亲,把剩下的高粱米也都煮上吧”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