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想了许久,摇摇头又想了许久,只想到了一个问题:“是否与‘亲朋故友门生故吏’继续保持往来,还不是帝王家一句话罢了!如此行事,违抗了旨意在上,得罪了王府在下,人家拿一堆一堆的银子养肥了荣宁二府的人,他们却不知感谢反而要谋算更大的好处,岂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为此,林妹妹翻开了父亲常看的书本,找出一页掐了指甲印。
那上面最后一句分明写着:“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是《左传》。
旋即自己看了一会儿书,林妹妹忍不住又想此事,心里不喜道:“若真是‘郑伯克段于鄢’,唉,南宋吕祖谦说‘庄公之用心亦险矣’,那位郡王城府既深、手段险恶,那,那真是,真是何苦如此。”
可是她又想着这样想也不好,人家也没主动针对二府。
于是请教母亲,黛玉问道:“母亲,诗云‘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那么,有没有关乎忠臣之言?”
贾敏正在分药物,闻言仔细一想,明白了女儿的意思,遂答道:“国朝初年,姑苏大儒震川先生有云:‘(郑伯克段于鄢)此左氏笔力之最高者也’。”
黛玉想想便想到了这句话,这是大虞皇朝开国之初的大儒、官至太仆寺丞,时人号称“震川先生”的苏州大儒归有光评价“郑伯克段于鄢”的话。
她也明白母亲的意思了,母亲这是告诉她那只是个故事。
可是,那真只是一個故事么?
林妹妹想了很久,笑了笑心里道:“故事便故事罢,纵然不是又如何。那位郡王也不大,虽然长得很高大,可人家也没惹谁,那么多老的小的,只恨跑得不快要吃人家,人家为何不能还手?要做忠臣孝子的大逆不道,难道人家只能等着他们吃垮了王府,把人家害死去?”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