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零五章 粮草充足至极,何来缺粮危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两个亲王与荣宁二府除外的四王六公里面,水圭赶忙凑了一千两银子送到大内,他还害怕皇帝一怒之下撤销水溶不降等嗣爵的机会。

其他九家总共凑了两千两银子,还哭着进了乾清宫,恳请皇帝允许他们也表达一番心意。

请收藏:m.qibaxs10.cc ', '')('\t帝让曹化淳收了他们的银子,但却回了一句“这么点银子够干什么,都回去过日子去”。

各家自以为得了便宜,全都没把那点银子当回事。

不多时,福王鲁王一人怀揣着五百两银子进了乾清宫,照例先哭穷。

皇帝毫不客气地收了银子,但坚决不给他们“在武烈王府粥棚挂名”的机会。

那两个也一路暗笑着走了。

没有人想着趁机做点什么,这些人可都很聪明,知道厂卫肯定密切盯着。

但那又怎么样?

五六万流民,那银子要花的太多了,内帑不可能承担这么大的支出,天家父子要攒钱重修金陵城,还要给天下依附于皇庄的穷鬼们发钱买粮食,哪可能拿出一笔钱干这种事!

那就只能让李征来负担。

这不就是放肃藩的血?

李净一出宫,只交代幕僚:“只盯着他们,一旦断了放饭,你看那外廷文官会不会起哄,我们只要趁机怂恿便是,我们的目的始终是肃藩那支军队,其余的都不要管。”

哪里用得着出事,得知李征奉诏放饭,周延儒当即纠集六部上书二圣,言必称国库空虚无法拿出大量粮食。

皇帝回复:“知道了,内帑会支应。”

外廷于是也高兴了,内帑实力削弱,对外廷自然是一个巨大的好事。

当天,户部下发公文,要求南都行在各官仓、镇江府扬州府以及苏杭等产粮区官仓“务必把守严密不得有任何出入”。

太上皇不及过问,内阁送来户部签发的公文。

意思明摆着不会从官仓出粮食。

那就只剩下从民间购买粮食了,可从民间购买粮食,行在眼红肃王府传说中海量财富的粮商不允许。

太上皇心中怒极,当即飞鸽传书诏令合肥、庐江内帑所属粮仓调运稻米十万石迅速送达金陵,一边责令锦衣卫缇骑迅速侦察“流民所来之处,为何大规模饥荒成灾”。

请收藏:m.qibaxs10.cc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