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撒级首舰于1909年9月11日在威廉港皇家造船厂开工,开工当天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克制不住的笑意浮现在参加典礼的每一个人的脸上,因为他们英国对手装备343毫米主炮的“超”无畏舰由于某种原因尚未动工(后者要到同年11月29日才会开工)。上午9点11分,随着第一段龙骨的铺设,庆典达到了高潮,高呼“天佑吾皇”和“德意志万岁”的人们不能预见,整整92年后的同一时刻,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的心情和感受,此时此刻,他们正在为公海舰队即将获得的强大战舰而欢欣鼓舞。
按照德国战列舰的制造习惯,本级舰本来打算建造4艘,按照1909年开工1艘,1910年开工3艘的速度进行建造,但是1909年11月的一份海军建议案催生了第五艘凯撒级战列舰,并在无意间改变了原本毛奇级3号舰塞德利茨号的命运。当时海军提出需要一艘具备强大指挥能力的战列舰作为日渐强大的公海舰队的总旗舰,指明希望这艘指挥舰是凯撒级,并上报了估算的造价4540万马克。议会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勉强的通过了1909年度的追加预算,这就是后来的公海舰队总旗舰菲特烈大帝号。这艘造舰经费下拨最晚的战列舰于次年1月26日在汉堡的伏尔坚船厂开工,误打误撞反而成为凯撒级的“二号舰”。由于该舰在建造中临时计划增加许多旗舰设施,所以伏尔坚船厂指出原有预算距离该舰的实际造价有着110万马克缺口,然而海军1910年2月向议会提出追加预算案却被驳回。
当时的议会有感于欧陆局势日益紧张,因此在经费方面更加像陆军倾斜(原本为海军申请的这110万马克最终拨给了陆军,用于采购马克沁机枪,这批机枪在马恩河会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算是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无奈的海军只得从既有的拨款中像挤海绵一样的挤出这笔款项,即便在高层中影响力颇大的提尔皮茨面对此种
请收藏:m.qibaxs10.cc ', '')('\t情况也唯有苦笑而已。这110万马克来自塞德利茨号的建造款,这也导致了对塞德利茨号的设计的修改(这在前文也有提及),最终这艘本来计划1910年2月27日动工建造的战列巡洋舰的开工日期不得不推迟3个月。
作为公海舰队中唯一一款的建造了5艘的战列舰,凯撒级的设计可谓成功,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凯撒级开工的时候,它是世界各国在建的战列舰中最强大的。德国人在最新式的战列舰建造数量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超越了英国,质量上也更佳,但是英国人却决定保持他们在战列巡洋舰上的优势,一级更强大战列巡洋舰的首舰于1909年9月26日在海峡对面的英伦三岛上投入了建造,它将装备英国最强大的343毫米主炮,并拥有27节以上的最高航速,而按照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建造习惯,这一级战列巡洋舰将建造3艘!面对这种情况,德国人束手无措,因为每年德国海军获得的经费仅能保证开工建造4艘主力舰,其中只能有1艘是战列巡洋舰,指望追加预算这种事儿显然是不能长久的。有限的经费必须被最高效的利用,德国人必须在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之间做出权衡。
【没有战列巡洋舰的1911年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战列舰:国王级】
“战列舰还是战列巡洋舰?这是个问题!”——舍尔海军上将
是的,对于1911年3月的公海舰队来说,这是个艰难的问题。此时公海舰队建成和在建的正规战列巡洋舰只有4艘,而英国有9艘;建成和在建的战列舰方面,公海舰队有13艘,而英国有18艘,其中仅1911年1-2月间英国就开工了4艘战列舰!
对于公海舰队而言,数量的劣势已成定局,现在的问题仅仅是到底要优先缩小战列舰的差距还是战列巡洋舰的数量差距。而在这个时刻,几乎所有的海军高层领导人都坚定地站到了战列舰的一边。而对于这个选择的原因,提尔皮茨在1930年3月6日同舍尔的一次会面中,留下的谈话记录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
舍尔(以下简称舍):元帅,在上次战争中(指一战中),公海舰队第一侦察分队(即战列巡洋舰队)的战绩之辉煌,完全盖过了公海舰队主力(即战列舰队),如果我们拥有更多的战列巡洋舰,战争的进程必将被改写。
提尔皮茨(以下简称提):是的,我们的战列巡洋舰要比英国同期的产品更加优秀,尽管我们的数量更少。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