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海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五章 谁都认为终点是泰晤士河(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请收藏:m.qibaxs10.cc ', '')('\t。”

1915年4月28日下午5时12分。

氤氲着的骚动终于酿成喧哗。停泊在杰德湾锚地的大洋舰队主力舰队十七艘主力舰、第五预备役战列舰队五艘凯撒腓特烈三世级老式战列舰缓缓靠上了码头。数千名威廉基地的后勤兵、大型吊机、重型卡车和小推车在军港穿梭,补给用的软管。装载燃煤的吊篮,军舰的备用零件,救生、损管和医疗设备井然有序的摆在装载码头上。

大洋舰队的异动自然瞒不过威廉港的居民和隐藏其间的谍报人员。望着湾区密密麻麻的军舰,如林的枪炮和主桅,还有紧张的补给工作。谁都知道安静了一个多月的北海战火重燃。每念及此,帝国的子民不自觉的涌起了强烈的自豪感,协约国的谍报人员脸色苍白。而中立国的谍报人员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兴风作浪。

输送重油和淡水的软管被后勤兵肩扛手提的搬上了军舰。由于帝国缺乏石油资源。再加上对英国战时掐断海上运输线中断的担忧,所以帝国的绝大部分战舰都使用热效率更差、维修和保养不易的燃煤锅炉。不过燃油锅炉毕竟舰用动力的发展趋势,而帝国在很久以前就建立了重油储备仓库,所以帝国也列装了部分使用全燃油锅炉的主力舰、使用煤油混烧锅炉的轻巡洋舰和全部使用燃油锅炉的驱逐舰。

大海从来就不缺乏水资源。可悲的是这些看得见够得着的资源因为含盐量高、硬度大,既不能作为生活用水。又因为容易在军舰的水阀和水管上形成一层降低锅炉热效率的水垢,对锅炉产生腐蚀,所以很久以前就不再用于锅炉,而舰上淡水资源就显得至关重要。

尽管新式战舰上已经出现淡水循环装置,和大功率的海水淡化设备,在这些军舰上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淡水资源,但是仍旧有不少老爷舰使用老式动力系统和功率有限的淡水生产设备,需要大量的淡水。

为了让军舰携带足够的水资源,舰船设计师不得不另辟蹊径。于是,军舰的压仓物变成了淡水,而水下重要部位的防护也交给了具备一定防御能力的储水舱。

普通民用船舶和渔船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五花八门的压仓物来保证船的稳定性,增强抗风浪能力,然而在寸土寸金的战舰上,通常使用储水舱为军舰提供有效载压,既能够灵活调整船的重心,又可储存淡水。与此同时,这些储水舱室因为附着于重要舱室的两侧和底舱,作为水下防御结构而存在,所以又被称为湿舱。

请收藏:m.qibaxs10.cc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