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海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章 激战泰晤士(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强袭扫雷战术也是马丁鲍曼自信的缘由。十二艘改装扫雷舰用密集阵型扫雷足以在高密度的雷场中清出一条120多米的安全通道,能够容纳两至三艘主力舰并列航行。不过这个过程相当艰难——蒸汽机严重老化的扫雷舰只能以每小时不到8节的航速去走艰辛的旅程。

伴着英国人稀稀落落的14英寸重炮炮弹。第一枚水雷与帝国扫雷舰队的水桶亲密接触,继而发生剧烈爆炸。浑黄色的水柱飞上了天,无辜的扫雷船就像一叶浮漂,猛地在外海的洋面上跳跃了一下。

这并没有阻挡帝国扫雷舰队前进的步伐,它们与英国泰晤士河喇叭状河口的北岸保持18公里的距离。以45度夹角不紧不慢的切入泰晤士河。

18公里,这是颇令英国人尴尬和难受的距离,因为泰晤士河外海宽度甚至超过50公里,部署在泰晤士南岸的海岸炮唯有望洋兴叹,部署在主航道上的几艘潜艇受困于本国布设的雷场,难以发动鱼雷攻击,北岸的海岸炮仅有新部署的一门14寸重炮和两门从旧军舰上拆卸下来的12寸重炮能够得着帝国扫雷舰,不过18公里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它们并不能很好的命中这些缺乏水上防护力的扫雷舰。

在扫雷舰队水兵的视线中。南北走向的海岸线深深的向西凹陷,于是他们知道大洋舰队已经侵入泰晤士河。

这是德意志海军人的骄傲。普法战争,帝国也曾饮马塞纳河,不过那是陆军一家的辉煌。1915年4月,曾经被皇家海军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大洋舰队也能够以“饮马”另一个大国的首都。

兴奋和得意不过只有三五秒钟,随着舰队的深入。河口的宽度减少至30公里,恼羞成怒的英国人海岸炮火力凶猛起来。

为了避开泰晤士河南北两岸过百门海岸炮的交叉火力。扫雷舰队放弃水更深,更靠近主航道的南岸水道。选择向北岸靠近。舰队与陆地的距离缩短至13公里,整个扫雷舰队顿时暴露在部署在北岸的14寸和12寸重炮、9.2寸、8寸和6寸海防炮的打击之下。

泰晤士河沸腾起来,大口径重炮炮弹在满是工业污水的河面上掀开一道又一道臭气熏天的水柱,又在重力的作用下重重拍打河面。水下浮桶连续撞上半潜状态的锚雷,引信触发后弹药部被引爆,继而在水下发生剧烈爆炸。

请收藏:m.qibaxs10.cc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