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将景舍认为,秦军在邯郸西南北三个方向兵力都很强,是秦军的主力;唯有东门的赵安平部兵力最弱,只有四万多,我们应该避实击虚,先攻打郑安平部。
赵将廉颇一向行兵谨慎,他考虑了一下转问信陵君道:“公子以为如何?”
信陵君笑道:“切切不可,我军应先攻打南门王龁部。”
“公子你有没有搞错啊,王龁是秦军的主将,他的部队实力最强,怎么会先打他呢?兵法曰“避实击虚”,公子却要选最硬的一块骨头啃,这岂不是大违用兵之道?”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信陵君笑着解释说:避实击虚是没有错,但事实上郑安平才是实,王龁才是虚。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不仅牵涉到军事,而且牵涉到政治了。秦国的武安君白起与秦相范雎一向不合,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明争暗斗。而此次秦国攻打邯郸,白起一直是不同意的,但秦王和范雎却坚持要打,所以白起称病不出,消极抵抗。
公子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但这跟我们解邯郸之围有啥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啦,王龁是白起的人,郑安平是范雎的人,王龁攻邯郸数月而不果,早就想退出这场游戏了,然而郑安平却是他的主子范雎最近才派来支援并监督王龁拿下邯郸的,所以王龁会知难而退,郑安平却一定誓死奋战,这就是我们要先攻打王龁的原因。
众人一听,全体鼓起掌来,没想到公子把敌分析的如此透彻,佩服佩服。
第二,魏赵楚三军依约向王龁部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王龁抵挡不住,果然很快就撤退了。王龁一退,西北两个方向的秦军也跟着向向西败退,没多久,近三十万秦军撤了个干干净净,只剩下郑安平一部还在邯郸东门苦苦支撑,这时三国联军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将郑安平四万多秦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二十多万打四万多,这不跟玩儿一样!果然,几天下来,郑安平的部队就只剩了一半,眼看就要全歼秦军,信陵君突然宣布不打了。
信陵君决定派人劝降郑安平。
必胜之局已成,再纠缠下去就没有意义了,徒增不必要的伤亡而已。
信陵君有客名唐睢,乃善辩之士,自告奋勇前去说降郑安平,公子许之。
其实郑安平被秦军主力抛弃后,早已心灰意冷,只差一个台阶下而已。
所以唐睢来到秦营之后,对他动之以晓之以理,再加威bī)利连番规劝。
郑安平见自己突围无望,只好率剩下的两万秦军乖乖投降。赵王封之为武阳君,三年后抑郁而卒。
邯郸城终于得救了,城内城外一片欢腾,然而信陵君在经过短暂的欣喜得意之后,却很快陷入了深深的负疚自责之中。
窃符救赵,救赵无罪,但窃符有罪啊!
喜欢就分享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