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苟在明末当宗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6章 毫无底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66章毫无底线

从乾清宫回到司礼监的当日,魏忠贤就宣布了皇帝的旨意。

王国臣去职司礼监调任南京镇守太监,由宋晋入司礼监接替。

宋晋这人大伙都清楚,也是天启的伴读,更是魏忠贤的跟班小弟,他入司礼监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此外,就是对姚宗文等人的处置意见了,魏忠贤让人拟旨后再由掌印太监王体乾用印,连同司礼监批红同意王化贞任职辽东巡抚的折子一起交由内阁下发。

王安丢了差事后,魏忠贤并没有当掌印太监,而是由王体乾担任了掌印之职。从名义上来说王体乾才是司礼监的一把手,可实际上王体乾也是魏忠贤的小弟,向来唯魏忠贤马首是瞻,他这个名义上的一把手实际上却是一个橡皮图章罢了,事事都是魏忠贤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当旨意传达内阁,首辅刘一燝看过之后一言不发,他的表情很是复杂,虽说皇帝同意了王化贞升迁辽东巡抚早在他意料之内,可同时却又处置了五个言官,而这五个言官恰恰都是当初对熊廷弼弹劾的上蹿下跳最起劲的五人,这就耐人寻味了。

其中的含义刘一燝自然明白的很,而且两道旨意同时送至内阁,又意味着什么刘一燝心里哪里会不清楚?

一时间,刘一燝有些左右为难,他招来内阁其他阁老商议,有的说皇帝如此针对言官实在不妥,言官本就有风闻奏事之权,哪里有用这样罪名贬斥的?这不符合朝廷规矩。也有的说这个事是皇帝用辽东巡抚来和内阁进行交换,反正仅仅只是五个七品言官而已,而且这几个言官中好几个都是投机取巧之辈,并非东林党人,贬斥就贬斥了,给皇帝一个面子无妨,只要王化贞的巡抚位到手,对东林党来说并没有损失。

另外,还有人提出,皇帝这么做也不是什么坏事,何况旨意从司礼监下达,这个事闹大了或许是件好事。眼下司礼监的权利渐大,魏忠贤隐隐有了内廷第一人的迹象,阉党向来和文官集团不对付,他们反而可以借用这事攻击阉党,向天下告知皇帝受阉党蒙蔽,挑动朝野攻击司礼监,对文官集团尤其是东林党有利无弊。

关起门来讨论了一天,最终还是刘一燝拍板,同意了皇帝两道旨意,由内阁行文正式下旨。

第二日旨意下达,五位言官如丧考妣,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只是弹劾熊廷弼却遭受了如此严重结果。

尤其是被革职的姚宗文更如五雷轰顶,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当了官,辛辛苦苦爬到给事中的职位,可一日之间就丢官罢职,成了个平头老百姓,整个人都不好了。

姚宗文不是东林党,他是浙党骨干,和之前首辅方从哲是一党。

当初弹劾熊廷弼并非党争,而是因为他和熊廷弼的私人恩怨所至,这个恩怨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因为之前姚宗文受方从哲派遣去辽东视察,到了辽东后一向贪婪的姚宗文直接向熊廷弼索贿不成,反而被熊廷弼当面痛骂一顿。

就这样,姚宗文和熊廷弼结下了梁子,等万历驾崩后,姚宗文迫不及待地就跳了出来,意图拉上东林党一起弹劾熊廷弼,而且最终也弹劾成功了,导致熊廷弼去职,由袁应泰接替辽东经略。当消息传来后,姚宗文弹冠而庆,在府中大笑连连,说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熊廷弼再如何高傲,当年看不起老子,现在不也落到了老子手里?

可谁想风水轮流转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这才过了多久辽东就出事了。袁应泰在辽东大败,辽东一片糜烂,天启再一次启用熊廷弼。得知此事后姚宗文心里就一直忐忑不安,生怕这一次官复原职的熊廷弼找自己麻烦。

这些日子姚宗文低调做事,丝毫不敢出头,随着时间的推移,等熊廷弼去了辽东任职后这才渐渐放下心来。在他看来这个事就算过去了,可怎么都没想到,突然间天就塌了。

当圣旨下来,姚宗文两眼一黑,差一点就当场晕过去,好不容易在家人的大呼小叫之下掐人中的掐人中,灌参汤的灌参汤才缓过气。回过神,姚宗文是捶胸嚎啕大哭,边哭边咒骂东林党人无情无义,为一个区区辽东巡抚居然把自己给卖了。

在姚宗文看来,这完全就是东林党打击异己的举动,借着辽东巡抚的安排意图讨好皇帝,这才让自己丢了官职。反正他不是东林党人,再加上首辅方从哲已致仕,朝中也已没了大佬依靠,自己就被当成了替死鬼给抛了出去。

一时间,姚宗文心里没恨皇帝,也没恨魏忠贤,反而恨起了两人,一人就是辽东经略熊廷弼,在他看来也许是熊廷弼不久前离京时在皇帝面前说了自己坏话,从而让皇帝记住了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