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是位高权重之人来信,这或许有些阴谋可能,可凭着京兀儿……”李佑摇摇头,表示这个概率实在太低:“对了,京兀儿这等粗鄙汉子,你觉得能想出什么阴谋诡计?还特意弄这么一出?有这个必要?”“这……。”郑鸿逵伸手摸着下巴的断须,心里不断盘算着,觉得李佑的话有些道理。
双方交战,互为对手,这时候用一封信来开玩笑实在是不合理。至于阴谋诡计似乎也不像,如果这是用计的话也不是这样用的。而且京兀儿在八旗中虽有些地位,可仅仅只是一个牛录章京罢了,犯得着来这一套么?再加上信中也能看出京兀儿只是一个粗人,言语直白粗鄙,这种概率就更小。
“难不成信中此事是真的?”郑鸿逵忍不住问李佑。
“说实话,真假我也不知。”李佑摊开双手摇头。
郑鸿逵想了想道:“要不,就当没收到这信?不去管他,当这件事没发生如何?”
“可万一是真的呢?”李佑反问道:“假如真如信中所言,这可不是小事。郑帅,我大明和建奴交战数十年,建奴自先帝以来就是我大明心腹之患,万历帝至今已有四朝,我大明无不想灭奴平辽,却一直未能尽其功。”
“假如这京兀儿真有投靠我大明之意,起兵反正,不仅对我大明来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对奴寇皇太极更能狠狠落其面子。你别忘了,京兀儿可是真正的建奴,还是牛录章京,这样的人物如果投我大明意味着什么?一旦此事为真,又在你我手中运作成功,可是一件大功啊!”
郑鸿逵听到这眼睛顿时一亮,李佑说的没错,大明和建奴开战以来,大明这边一直都是处于下风,损兵折将不说,被俘或者主动投敌者也不在少数。
虽然建奴那边之前也有人转投大明的,可充其量只是在建奴那边的汉人投过来,比如刘兴祚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人物。
刘兴祚不仅很早就在努尔哈赤手下为将,而且还是老奴的女婿,但自努尔哈赤起兵建立后金以来,刘兴祚因为是明人的缘故,对努尔哈赤在辽东屠杀明人的举动和镇压手段很是不满。
天启二年时,刘兴祚就暗中联系了朝廷,私下转投了大明,多次给大明传递军情,之后又带兵直接反了努尔哈赤,带着家眷回归了大明。
刘兴祚的反叛让努尔哈赤极为愤怒,更引得建奴内部大为震动,毕竟刘兴祚虽是明人,可在建奴中的地位可不低,而且老奴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兴祚,又委以重用,从这点上来看并没有亏待他。
可偏偏刘兴祚就反了老奴,这让老奴脸上不仅无光,还等于狠狠抽了他一巴掌,如何让老奴能忍下这口气,为此老奴甚至下了必杀刘兴祚的命令,可一直没能成功。等到老奴死后皇太极继位,崇祯三年皇太极带兵攻打永平城失败,回军时接到消息,决定引诱刘兴祚,特意设下埋伏,以重兵设下圈套。
为了杀掉刘兴祚,皇太极直接用了三个贝勒领军,再加两千多八旗精锐围追堵截,不得不说皇太极杀刘兴祚的心意之坚决,最终刘兴祚寡不敌众,战死疆场,死后尸首还被示众不许安葬,可想而知建奴方面对刘兴祚的反叛之恨有多深。
可这一次却是真正的八旗贵族要投靠大明,而且还直接打出了所谓“反清拥明”的口号,一旦京兀儿是真的要投靠大明,这件事无论从影响力还是其他方面来看,甚至比当年刘兴祚更甚。
别忘了,京兀儿可是正儿八经的满清贵族,而且他还是正蓝旗的牛录章京,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后,八旗就是后金的根本,而现在的大清虽然换了国号,可本质却没变,依旧是以八旗立国。
京兀儿作为牛录章京,职务虽然不高,可影响力很大,何况他的信中还说不仅是他要投靠大明,还说服了另外一个正蓝旗的牛录一起投靠,也就是说足足有两个正蓝旗的牛录和牛录章京一起投靠大明。
不仅如此,京兀儿还保证只要大明能够接受自己,他会想办法劝说其他正蓝旗的牛录反正,一起投靠大明,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以八旗为根本的大清从根基上就出现了动摇,而且京兀儿一旦真的投靠大明后,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对于敌人是异常严重的,而对大明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
李佑仔细想过这件事,他虽无法确保京兀儿是否真正想投靠大明,信中所说的是否事实,可他觉得这件事无论怎样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只要做的小心些,提前做好防备,京兀儿就算有什么阴谋也拿他们没办法。
何况在他看来京兀儿投靠大明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虽然他不知道京兀儿为什么要这么干,可这样的事只要有一半的可能就能去做,假如做成了就是大功一件,这可比直接消灭一个八旗牛录甚至更多的八旗兵强太多了。
郑鸿逵在李佑的提醒下也想到了这点,瞬间就来了精神,两人当即商讨了一下此事,都觉得可以接触尝试一下,假如对方真的投过来这功劳可不小,就算是假也没事,凭他们现在的实力也不怕京兀儿搞鬼,如觉得情况不对劲,只要直接撤回海上,建奴在岸上再能打拿他们也没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