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崇祯太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章 水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只是

“沈先生,伱们在获得援兵后准备如何行事?”

“禀殿下,这些时日鞑子横征暴敛,已激得各地士绅怨声载道,所以臣等打算先拿下松江府,等站稳脚跟后再与太湖中的义军一同拿下苏州。”

朱慈烺一边听着,一边缓缓点头,但在心里却是天人交战。

这计划的确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拿下苏州之后又该如何面对鞑子的全力围剿?

更何况.

只是怨声载道,离自己的目标还差得老远啊。

看着胡子已经白的老臣,朱慈烺心中虽有怜惜,但千般念头转过数回之后他最终还是满面喜悦地说道。

“我看此法甚好,待新军磨合完毕,本宫便派一支人马与沈先生一道踏平鞑子!”

见太子殿下答应派兵支援,沈廷扬心中喜悦的自是溢于言表,只是当他不经意间问了一句之后,这心情却又立马沉了下来。

“敢问殿下,新军需磨合多少时日?”

“大抵也就是月余吧。”

“月余?!”

朱慈烺虽有心搪塞,但此言确也不假。

不说别的,便是让各级军官认全新补入的兵卒大抵也需些时日,更别说弥合新旧冲突、适应本部战法了。

当然,他也可以直接将人马拉出去边战边练,但这样必然会造成不小的伤亡。

更何况.

朱慈烺本就没打算这么快解“黎民于危难”。

“莫不如沈先生与我一道去看看军卒训练吧。”

朱慈烺都已这么说了,难道沈廷扬还能真就跑去验证?那样岂不是摆明了不信太子殿下?

“谢过殿下,老臣还要赶回崇明岛,就不再应天久留了。”

“这才将到,如何要这么快回去?”

“这殿下,我需得将应天未失的消息快些带回去。”

沈廷扬说话时表现得吞吞吐吐,显然是有未尽之言。

按着常理来说,能在长江两岸寻到一处稳当的落脚点对水军来说自是非常关键,可再怎么关键似乎也到不了只在城边说上几句便得回去传信的地步。

如此想来,定是岛上有什么急需处理的变故,否则他又怎会表现得如此急切。

“沈先生,如有什么难处还望坦诚以告。”

“殿下,这.我.”

沈廷扬想到了自己的表现会引起殿下的怀疑,但他万万没想到殿下竟然会直接将话挑明,这样的情况着实让他不知该如何应对。

“沈先生,江北诸事想来你也有所耳闻,若是诸位镇帅、督师能够坦诚相待,鞑子怕是也不会这么轻易便杀过长江吧。”

平心而论,战局至此大抵和是否坦诚相待也没多大关系。

朱慈烺如此说来却也会引得沈廷扬细细思量。

反正意思就是那么个意思,自行体会便是。

和学识多的人讲话便有这么个好处,哪怕你有些言不及义,但他也能在脑中自行寻出千百个恰当的例子。

“殿下恕罪,老臣并非刻意隐瞒,只是担心岛上的事会让您多想。”

果然,思量片刻之后,沈廷扬便跪在了地上,告罪一番之后就向朱慈烺讲起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此时驻于崇明岛上的人马除他之外还有有三支,分别是淮安巡抚田仰、淮河镇总兵张士仪、淮海镇总兵张鹏翼,与其存有联系的还有总兵黄蜚、吴志葵、侯承祖等人。

自他们聚于崇明岛之后,各种噩耗不断传来,当朝诸公又没有半点消息,由此他们便准备拥义阳王为监国,以崇明岛为基地完成复国大业。

可谁知这礼还未行,那刘林生便带来了太子殿下仍在坚守应天的消息。

到这里,崇明岛内部便产生了分歧。

沈廷扬想确定消息真假后再议拥义阳王之事,而田仰则认为弘光都已被俘,应天实无能守之理,当务之急应是立下监国再议其他。

至于两位总兵则没有半点参与争论的心思,大约也就是抱着能战则战,不能战便各寻出路的盘算。

“本宫还以为多大事呢。”

听完沈廷扬的讲述,朱慈烺大手一挥,却似对有人拥立藩王并不在意。

他其实想得很清楚,实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没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漫说监国,你便是登基又会有几人愿意听命?

更何况他身上挂着太子名头,只要实力到了,监不监国,登不登基又有什么关碍?

“殿下,此事事关国本,万不能大意啊。”

“无妨,沈先生在城里住上一晚,也好和同僚故旧叙叙情谊。”

“老臣在应天并无故旧。”

这句话怼得朱慈烺一口气差点没缓上来。

无论从所作所为或是入城后的表现来看,这位沈大人对朱慈烺当是极为认可的。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怼了太子殿下。

怼得潇洒自如,怼得毫无顾忌。

若叫不知情的人看来,说不得还会以为这是鞑子在劝降大明的忠臣。

的确,在沈廷扬眼中阻止田仰拥立义阳王是头等大事,而朱慈烺这般不知轻重自然换不来他的好脸色。

只是这般情形,朱慈烺确实又有些下不来台,朝纪清源使了半天眼色未果之后,他便也只能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了。

所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恰在朱慈烺尴尬之时,一路尾随而来的朱国弼终于找到了自己开口的时机。

“沈大人,应天被围已有不少时日,内外隔绝之下我们对外界的消息可谓一无所知,殿下留你在城中过夜大半还是想多知道些外面的情况,也好依情定策啊。”

“正是此理!”

朱国弼话音刚落,朱慈烺便立刻追了一句。

他很清楚这老货心怀二心,但这却不能否认有这么个人在身边的确可以省下不少麻烦。

“那那老臣便依殿下之命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