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他当年还曾嗤笑某些历史人物是不是傻,竟然做出那么多不合常理的事。
可当他真正身处其中才发现,那些身居高位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之所以做出连常人都觉不合理的事,归根到底也只“不得已”罢了。就在毫无主意的张国维还在纠结该从太子近臣的想法还是该听盟友的意见时,清军人数远超预计的消息也随着兵卒们下船而逐渐在军中传了开来。
按说这种消息在将帅们没有做出决定之前是应该严密封锁的,可一听这个消息,张国维四人便先落入了分歧之中,一时间竟无人注意那斥候默默退下。
其后在没有收到上官决定的情况下,军将们按着原定计划指挥兵卒登岸。
如此一来,消息便.
“头儿,听说鞑子比预计多了好些啊。”
“噤声!这种事都敢乱传?”
周显才听到麾下兵卒所言,立刻警惕地朝周遭看了几眼,待见周遭全是自家小旗队的人便压着声音斥了一句。
朱慈烺到达杭州的第二日便下令整编随马士英来杭的那三万人,随后常冠林将麾下那两千人马散了进去,周显才也因此而成了一名小旗。
其实按他的身量力气是完全可以选入宿卫营的,只是他因那一夜和大部队走散的事而顶上了不听号令的帽子,所以才在落选宿卫营之后成了常冠林麾下。
不过他对此倒也没什么不满意的,毕竟成为小旗后军饷会多上不少,若他真的入了宿卫营却不知几时才能出头。
“你从哪听来的?”
又过了一阵,周遭几支小旗队都似在悄悄说着什么,周显才在意识到情况不对后便又朝那兵卒问了一声。
“先前您去找百户报备的时候有斥候从我们这里路过,他和隔壁小旗说话时好像提了一嘴。”
虽说周显才与这些兵卒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极为融洽,说话时相互之间也甚少提防。
这里面大约有兵卒们遇到家乡来人后产生的亲近感起作用。
但不可能否认的是,若这支军队的建制没有因哗变破散,“老乡们”没有在杭州城外那一战中表现出惊人战力。
那么对这几万人马的整编绝不会如现在这般容易,周显才他们的融入也绝不会像现在这般顺畅。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随着清军兵力远超预计的消息在兵卒间传播,淀山湖岸边的军阵中逐渐发出阵阵嗡嗡声,可四位将帅之间却还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诸位大人,到底该如何行事还当早定啊!”
此时侯承祖心中已焦急到了临界点,催促之声中便不由带了些怒气。
他知道这几位大人都没有私心,各自所持的立场也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可现在鞑子将至,他们却还定不下如何施为。
如此下去,最终的结果定然会背离各人初衷。
只是杨廷麟与常冠林之间会形成这般局面,最大的因由便是两人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江山社稷最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他们都知道应该早早做出决定,可出于公心却都不愿做出妥协。
这的确是个非常棘手的情况。
事件的每一个参与者都秉持着一颗公心,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也的确为挽救大明而竭尽全力,直至最终兵败身死。
但现在的情况又的确是因为他们之间不能形成统一意见而使宝贵的时间白白流逝,甚至最终还会因此而使两种方案都彻底落空。
当事人对此心知肚明,可也因为他们身在局中却无法做出半点妥协退让。
若无拥有一锤定音能力的外力介入,不管最终形成何种决议,恐怕此战之结果都不会有利于明军。
“杨大人,此战事关重大,万望您信末将一次。”
“常将军,老夫如何不知此战事关重大?可如何能将希望寄托于火炮身上?”
眼见两人还是无法形成统一,而张国维又是一副没有主意的样子,侯承祖心知自己已无能为力便只能背对他们望向远方。
他散尽家财、秣兵历马,为的就是在最后时刻拼死一搏好为社稷存续尽绵薄之力。
那时的侯承祖虽整日忙碌不停,可在心中却已彻底绝望。
待到后来在崇明岛见到太子殿下之后,他又于心中生出一丝希望,直觉江山社稷也非没有半点指望。
再之后,杭州城外取得大捷,鞑子于战略上落入被动,太子殿下定下伏击之策,似乎一切都在往有利于大明的方向发展。
可谁知临了临了军情有变,几位大人竟因此而不知该如何施为。
也许大明真的气数已尽,哪怕太子殿下却也无力回天了。
心念及此,侯承祖心中一阵无力。
可当此时,他却发现本在岸边列队待命的军阵却自当间缓缓分开,待他再仔细看去之时便见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正在向这边行来,期间甚至零零星星还有些兵卒下跪行礼。
这般情形确让他心中疑惑,只是他们几个还在船上一时间倒也无法确定来者是为何人。
“去看看是什么人。”
侯承祖朝身侧兵卒吩咐了一声,随后便又望向军阵之中。
只是不等那兵卒下船登岸,他却见下跪的士卒越来越多,甚至似还有阵阵山呼隐隐传来。
“快去!”
又催了一声,那兵卒的步伐果然比之前快了许多,可他登岸之后才跑了一段便如被什么定住了一般。
随后在侯承祖惊讶的目光之中,那兵卒竟如其他人一般直接跪在了地上。
到了这时那阵阵山呼已然变得清晰起来,而本已心觉无力的侯承祖也快步往岸上而去。
“拜见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他,终于赶到了。
晚了些,见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