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崇祯太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7章 人海战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呯!”

就当梅春心绪纷飞之时,一阵火铳激发之声便从前方传了过来,待他放眼看去便见一股股浓浓的硝烟正往空中腾起,显然是自家人马率先开火所致。

见此情形,梅春并没有太过在意,仅是依着常理命军中斥候注意观察侧翼动向,便又寻思了起来。

再等几日,若清军还无异动,便寻个夜色暗些的时节将火炮布到土堆周遭。

经过这么一阵的思量,他终于在心里做出了决断。

说到底,各人有各人的考量,前军能够淡然等待,他后军却没有这样的资格,更何况他军中的大小火炮足有五六百门之多,只要能凭借这个优势将土台筑起,那就能把淮安城墙直接轰塌。

当然,一旦做出布置,势必得面对清军的凶猛反扑。

届时

唉~~~~,太被动了!

念头又转了一轮,梅春便长长叹了一声,待周遭军将看来之时他的面色虽已如寻常一般,但这位掌着朱慈烺王牌人马的大将却第一次悔了起来。

“呯!”

“呯!”

“呯!”

又一阵铳声传来,梅春不由朝远处看了一眼。

此时战场上的诸般事物几乎都已被硝烟笼罩,除了那孤零零的土堆之外便再难看见什么。

到了这时,他心知自家人当该撤回,那转了又转的心思便也被拢了起来,随后一声声若有若无的军令自硝烟中传来,他这里便静静等待着战斗的结束。

第一批回来的自然是民壮,他们虽控着推车,但都是倒下土便走,根本不会在前面滞留,其速度自要比前面的士卒快上许多。

约莫十来个呼吸的功夫,前方士卒亦自硝烟中跑出,而梅春则在这个时候细细观察了起来。

他这人没什么政治头脑,也没有太过深远的眼光,但只论到练兵这一样上却隐隐要比宿卫几将略强上一些。

在他看来,练兵的机会无处不在。

此时前方人马虽在逃遁,但这恰恰是显出各部高低强弱的最佳时机,他只要辩出哪一部的队形整齐些,哪一部的队形散乱些,之后的时间里自能针对长短细细布置一番。

只是

情况不对!

就当他的视线在各部之间不断扫动之时,数个手持兵刃的身影却将他的注意力牵扯了过去。

若这些身影位在自家铳阵的两翼,那他也不会生出这等念头,可对方距离自家铳阵少说也有六七十步,更还直端端坠在阵势后面。

这等情形除了是清军之外哪里还有旁的可能?

可他们图的什么?

要是敌兵铳阵追到这样的距离大抵还是放上几铳撂倒几人,但这都是肉搏士卒,难道还能飞过来不成?

不对!这些日子鞑子也怂得很,如此局面定有不妥。

念头转动不过须臾之间,待其心中越发疑惑之时却见茫茫多的清军士卒自那硝烟中陆续冲出。

他对于清军的这等布置自是极不理解,但身为统兵大将却不会因这不解而耽搁了军令的下达,只了数个呼吸的功夫手下军将却已领了军令直往各处而去。

“呯!”

“呯!”

清军这如飞蛾扑火一般的举动并没有让回撤明军生出半点惶恐,就在跑动之间却有那胆子大的转身射击,而梅春却已在见到这番情景之后高声呼喝。

“勿要恋战!各部交替阻敌,万不可让敌兵突到身前!”

后撤明军也许不晓得自家大帅如何会下达这等命令,可梅春所在帅台毕竟要高上一些,所见却与后撤士卒有所不同。

在他视野里,清军到现在还在不断从硝烟中冲出,笼统估计却已有万余人规模。

很明显,清军此番是想凭着明军懈怠以人海战术直接冲破城外大营。

若他所领人马不能及时撤回,除非后面大营能不管不顾直接开火射击,否则此番

念头转动之间,梅春不由往回看了一眼。

此时数个千户队已按着他的军令在后方列出阵势,只要后撤人马按着训练时的模样分至两侧便能将射击角度让了出来。

若在其他时节,有这几座军阵打底,他自能安然等着清军铩羽而归,可现在不单目所能及的清军越来越多,这些敌兵竟还带着些悍不畏死的架势,似乎自前方不断射来的弹丸根本不会对他们产生半点影响一般。

当是后撤士卒所射弹丸密度不够的关系,等后方阵势不受遮蔽,敌兵定熬不过去。

见此情形,梅春心中不由生出一个念头,而于此时后撤士卒已然在军将的呼喝下往两边散去,他自也领着周遭人马如法炮制。

许只过了七八个呼吸的功夫,他便已绕至后方军阵的侧翼,待他再往身后看去之时,后撤士卒也已分成了两拨,那几个早就严阵以待的千户队面前终于再无半点遮挡。

“呯!”

“呯!”

“呯!”

随着火铳激发之声不断传出,阵阵硝烟腾空而起,随即前队后撤,后队前行,立时便又是一轮弹丸飞出。

到了此时,梅春虽还因清军突然派出这等数量的士卒而愕然,但当见到麾下人马并无半点慌乱之后却也定了定心神。

只是清军即做了这等布置,怎可能只为给敌人送功劳?

待他再次回头看去,心中那点愕然却已成了震惊。

“鞑子如何还不溃散?”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