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武圣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3章 祠堂里的刁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73章祠堂里的刁难

这次修祠堂、重订族谱,算是近些年来老家的大事儿。

十里八乡的族人们纷纷归来,招呼多年未见的亲朋,原本略显荒凉的村子也变得气派起来。

虽然都是亲戚,但穷富不等,有衣衫褴褛的佃户,也有凸着大肚子的地主。

周老爹在城里做事,一家三口体面光鲜,也被列入有出息的体面人物。

三叔公从城里回来后,逢人就说三娃子混得不错。

再加上这段时间,周老爹四处摆放亲戚,送的都是最实在的粮食、布匹和麻油。

也就是乡里人没文化,不然早就给他一个乐善好施的名号了。

出手阔绰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周游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周公子了。

原本村里按辈分,他算是小辈,连光屁股、挂鼻涕的小孩都被他大三辈。

现如今也没人叫他‘族孙’了,反而客客气气的一声‘周公子’。

有钱真好,亲戚都变得热情多了。

周游也借口体验野外风光,经常独自在外一待就是大半天。

起初爹娘还比较担心,后来就渐渐习惯了,反正是老家,周围都是熟人,丢不了。

乡下环境好,对身体恢复大有裨益,让孩子走走也好。

估摸着再过几日,可以顺理成章消失一段时间了。

周游偶尔也掏出树瘤,细看上面的纹理,尝试着用纸墨拓印下来。

树瘤表面不规则,和石碑、铜钟都不一样,难度很高。

失败了几十次,报废了几百张好纸才成功了。

还愿树瘤上的印痕,应该是某个带着弧形的硬物冲撞,周围呈圆形边缘。

中心的位置有6个完好的篆文,边缘一圈的8个字体大都残缺不全,共有14个篆文。

周游刚听了天人九鼎的传说,却也没有异想天开,认为树瘤的篆文印痕来自那传说中的宝物。

在他想来,这些篆文的来源,应该是和庙中得到的铜钟一类的金器。

值得一提,这些篆文都比较古老晦涩,至今还没有解读开。

周游用尽所学,略微了解笔划最少的一枚,应该是描述聚会的场景。

古代的文字言简意赅,一个字的信息含量,等同于如今的词组,甚至是完整的句子,稍微有些偏差,含义就会谬之千里。

周游也无法确定,唯有藏好树瘤和拓本,留待日久慢慢研究。

此为干娘的馈赠,冥冥中肯定有某种用意。

终于到了族里聚会的那天。

各家分支的族人们,齐齐聚在祠堂里,老少皆有。

周游跟着老爹走进祠堂大门,发现门槛的木头修朽坏了,砖瓦都被侵蚀的坑坑洼洼。

祠堂门口竖着的石碑早已模糊不清,记载当年盖这座祠堂的出资人、过程和日期。

周游撇了撇嘴,用料、笔工和篆刻手法,均不值一提。

祠堂主体透着一股沧桑气息,在岁月侵蚀下越发老迈,的确需要翻新重建。

从古至今,基建工程都是耗费钱粮的大头,举族之力方能办成。

“都来了,安静一下,咱们商量正事儿。”

族里资历最老的是太公,比周游高了7个辈分,掰着手指头都数不清二者的关系。他胡子眉毛雪白,皮肤松弛布满老人斑,被人搀扶着入座,屁股一粘座椅就开始打盹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