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11章 043 来自彼得堡的新命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彼得堡这边,亚历山大确实也在召开国务会议,只是现在桌子的前面,不是过去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部分倒变成了阿谀奉承的宫庭大臣。斯佩兰斯基的宪法改革没有获得通过,不过他现在也获得了一个新职务,俄罗斯帝国政府的国务卿,事实上的俄国宰相。

在俄国,一般一等文官的帝国总理,也是文官生涯的顶点,一般由外交大臣来兼任,这一次亚历山大重用了斯佩兰斯基,但他的身份还是二等文官现任枢密院议员。

虽然文官等级不是一等,但是他的身份恰好是文官的首脑。

现在几个有一等文官头衔的,都是些老臣,大多已经开始退出政治活动了。

“陛下,这是多瑙河军团最新呈上来的计划,请您过目。”

“巴克莱,我听说卡缅斯基伯爵很有信心,准备在年内结束战争?”

“是的,不过这只是表示自信,土耳其人还是很难缠的对手。”

“已经增兵到了12万人,给高加索方向调动的兵力也有5万,我们应该利用这一次战争,彻底的解决掉南方的威胁,至少在十五年内,让土耳其人不敢对于多瑙河和高加索的事务有什么意见。”

“是的,陛下。但土耳其人一向贼心不死,谁知道他们又会做出来什么。”

“那就要摧毁他们的军事力量,索洛维约夫的奏章,确实写的不错,还要完善敖德萨的交通,并且对于夺取的港口都要利用起来。但是,我也想听听各位的意见,在座的不少都是军人出身。斯佩兰斯基是文官,但是他也很熟悉行政管理,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斯佩兰斯基看了看巴拉索夫,实际上索洛维约夫出发之前,就把警务大臣给得罪了。

索洛维约夫是很讲究军功的,尤其是在战斗部队,因此他就很瞧不起巴拉索夫不愿意去高加索服役的行为,认为他是个孬种。

而且巴拉索夫也看不惯索洛维约夫这个“亲法分子”,两人之间肯定会有斗争的。

巴拉索夫能联合一些保守派的大臣攻击他的改革方案,也自然会联系一些将军,来反对这个作战计划。

这种时候,就要看巴克莱和彼得·沃尔康斯基的了,虽然两人是沙皇心腹,多少还有些忌惮警务大臣这个职务。

毕竟这个活,想要罗织罪名,还有信件检查,捏造一些事实,都是很容易的。

不巧的偏偏是,巴拉索夫也是个军人,虽然主要的履历都是在驻防部队,然后就受到了提拔来到了警务大臣。

他的升官倒是没耽误过,这就是女皇时期以来俄国的特殊情况了。

谄谀之臣,也能够在国务会议上妄称天数,而且还.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您看巴拉索夫,他又在发言了。”

“让他去讲好了,索洛维约夫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我倒是很相信他。”

“不是因为他妹子?阿德莱德小姐虽然是养女,不过真是个美人,只是年纪太小。”

斯佩兰斯基想想自己,都快能做阿黛拉的父亲了,这个孩子从巴黎回来以后,就经常过来帮自己打理房间。

真是个好孩子啊,只不过要和她结婚,她可能不会觉得幸福,毕竟自己一天十八个小时都在工作。

不过阿黛拉还是能注意到亚历山大做事的一些细节变化,他开始强调秩序,这是军人的习惯导致的。

这孩子就告诉了自己,亚历山大的一些喜好,有一些还是她哥哥在宫里执勤的时候总结出来的。

要对付巴拉索夫这种人,似乎也要采取这种手段。

要说起来,连阿拉克切耶夫都上过战场,他也强调秩序,不是那么喜欢逃兵。

在彼得堡的沙皇之下,已经出现了多股政治势力,正在相互明争暗斗。

巴克莱回到座位上,和斯佩兰斯基说了几句以后,就开始皱眉头。

巴拉索夫在那里侃侃而谈,似乎有些道理,但是讲起来也荒诞可笑。

他甚至没有什么独立指挥军队的经验,倒是在那里说起来,多瑙河上把十二万军队分散开来,可能会首尾不能相顾。

巴克莱自己不想和巴拉索夫产生争执,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就是完善俄国军队的体系,在阿拉克切耶夫对炮兵的改革,和苏沃洛夫大元帅以来对步兵骑兵的改革基础上,完善军队的整个体系。

因此,他也不愿意这个时候发言,这种小人,自己在宫里本来就被人嫉妒,也不好多树立敌人。

斯佩兰斯基一会儿要发言,巴克莱也看过他的发言稿了,上面都是些敖德萨地区的田野调查报告,不少是出自大数学家高斯博士的手笔,还有索洛维约夫对于敖德萨总督区的总体规划。

这些都是后勤方面的问题,要讲军事,今天康斯坦丁大公和巴格拉基昂亲王都在这里,要是他们两个发言,巴拉索夫还是要往旁边靠靠的。

毕竟,一个是亚历山大最信任的亲弟弟,一个是两朝以来沙皇看重的爱将,又娶了沙皇的表妹——虽然亲王夫人最近和梅特涅的事情么.

除非是他们两个今天一言不发,巴克莱是不准备当出头鸟的。

他在战争大臣的位置上,巴格拉季昂倒是不会找他的麻烦,看了他为难的眼神,也就心领神会。

巴拉索夫这边发言完毕,他就站了起来。

“我是从多瑙河前线回来的,而且在那里指挥了几次战役,曾经跨过多瑙河和土耳其人交战。我想卡缅斯基和索洛维约夫的意见,还是值得考虑的。在军事理论当中,也推崇出奇制胜的做法。如果我们把军队都堆在正面,有没有考虑过,奥斯特里茨会战的时候,就是奥军骑兵接到了错误的指令,最后导致了不少部队都被挡在路上?”

他说话的时候,还考虑到了沙皇本人的感受,亚历山大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些小气的,但巴格拉季昂说话的时候主要针对的奥地利人的参谋系统,倒是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这也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啊,亲王。”

“尊敬的警务大臣,您有看过侧翼的部署么?还有,就是打通了维丁和尼什,我们就可以让一直和土耳其人战斗的塞尔维亚人加入战场,他们从奥地利那边投靠我国,就是因为我们的宗教和民族感情。”

这话也没错,巴拉索夫也没什么可说的。

而且,巴格拉季昂他还是搬不动的。

至于接下来,巴格拉季昂说的倒也明确:“如果能够武装两到三万人的塞尔维亚人,我们也可以一直向着爱琴海进军,先是萨洛尼卡,之后是希腊和色雷斯。”

这不免让亚历山大的野心被点燃,他和康斯坦丁的未来,祖母当年可是规划过的。

于是,他也决定要下达命令,要按照小卡缅斯基的新方案来执行。(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