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6章 接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让王琼在心中松了口气,荆王比想象中的好相处多了,一点都不跋扈。不过保险起见,王琼还是多看了两遍契书,还让兵部的左右侍郎都看了一遍,这才正式签署了契书,并用了兵部大印。

说实话此事并无先例,要不是看在大明皇家集团的面子上他才不会签这份契书呢,更别说用兵部大印了。

朱厚烇也随身携带着大明皇家集团的玉印,也在契书上签名并用印。

最后双方交换了合同。

朱厚烇也通过合同弄明白了他每年要制造的军器数量,每年固定需要制造的军器有:

朱红油铁圆盔3600顶、铁牌盔240顶、青甲3600件,腰刀3600把、长枪1800根、圆牌240面,撒袋1800个、腰刀带3600条。

不固定的军器需求则每季度确定一次,火器就属于不符定的军器需求。

这里面完全不涉及火药制造,因为明代对火器的制造方法完全不保密,但是对火药的制造配方极为保密,当然朱厚烇也不稀罕这个。

有人可能说大明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每年只生产这点军器是不是太少了,这是因为卫所也有制造军器的权利,加起来每年制造的军器数量不比京城少,而且边境卫所所制作的军器质量比京城制造的要好的多,因为边境卫所军器的质量真的关乎性命。

除此之外京城里被征发过来用于军器制作的一万两千名工匠也被划归给大明皇家集团使用。

其实就这点军器需求量,以大明皇家集团的制造能力,很快就能制作完成,而且制造的质量还能高出一个档次。

同时也能从侧面看出匠户制度下,工匠们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的低下。

这也扼杀了工匠们的创造力,让大明的军事装备在开国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没什么进步,很多装备开国的时候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其实对朱厚烇来说,承接兵部订单的意义在于他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去进行军事装备的研发了,这些订单基本没什么利润,但是这个能进行研发的资质至关重要。

朱厚烇在签完合同之后就直奔军器局下手的工坊,去接收那一万两千多名工匠,在任何时候他都更加注重人的作用。

这些工匠的生活环境很多都不太好,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恶劣,但他们对朱厚烇的接手都非常的振奋,因为朱厚烇一直在工匠中有着特殊的声望。

而朱厚烇也视察了各个军器制造的过程,实话说这些军器的制作在技术层面上真是乏善可陈,所用的材料也不太好,就兵部提供的那些提铁料质量,就算打折扣的制作,制造出来的军器在他看来也质量堪忧。

随着视察的深入,朱厚烇心中一个想法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了——要不要给明军设计一套新的制式铠甲.

新章节已经在写了,争取恢复正常的更新时间.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