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7章 祖有功,宗有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587章祖有功,宗有德

朱厚烇成为摄政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先皇葬礼。

在此之前,他下了两道旨意,第一件事是给于谦改谥号。

明宪宗时,于谦复官赐祭。弘治二年,追谥“肃愍”。

“肃愍”明显不是什么特别好的谥号,肃是美谥,愍是平谥,加起来只能说一般,根本配不上于谦。

后来在明神宗万历时,改谥“忠肃”。

不过这个世界明显不会有什么万历了,所以于谦的谥号还是“肃愍”。

朱厚烇直接大手一挥,改谥“忠武”。

这可惊呆了朝廷上下,不明白朱厚烇这是要干什么。

古人的谥号是非常有讲究的,文官的谥号以“文”开头,谥号只有一个“文”字的最高,然后便是以文开头的两个字,比如:文正、文忠、文恭、文成、文端、文恪、文襄、文顺等等。

武官谥号以“武”开头,单谥"武"一个字为最高,其次便是以武开头的二字谥号。

然后就是通谥了,所谓通谥,便是那些可以出将入相,文武兼备之人的谥号。

通谥,以“忠”字开头,以"忠武"最好,其次为忠献、忠肃、忠敏.

朱厚烇给于谦改谥号为“忠武”,是对于谦来讲最好的谥号了,毕竟给于谦文正、文忠的谥号也不太合适。

而且“忠武”这個谥号也非常适合于谦,看看历史上谥号是“忠武”的都是什么人吧。

诸葛亮——忠武侯,应该是谥号“忠武”中知名度最大的一个了。

郭子仪——谥号“忠武”,郭子仪有再造大唐之功,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岳飞——最初的谥号为“武穆”,后来改为“忠武”。

常遇春——谥号“忠武”。

至于于谦有再造大明之功,“忠肃”,通谥第三,还是低了点,所以朱厚烇就直接给拉满了.

朱厚烇的这道旨意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对声,毕竟这么多年无论朝堂还是民间对于谦都很推崇,这次改谥甚至有不少的赞同之声。

第二道旨意则是拆除智化寺北院王振的旌忠祠,烧毁王振塑像、毁坏“智化寺碑”,将明英宗“谕祭碑”移走深埋。

王振就是撺掇朱祁镇御驾亲征的那个大太监,虽然他看上去更像是朱祁镇的背锅侠,他本在土木堡之变中身死,但在天顺元年,朱祁镇复辟后,下诏为王振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在京师智化寺北院建旌忠祠,以祭祀亡灵。

天顺三年重阳日,又在智化寺殿西檐下建明英宗“谕祭碑”,“褒其忠义”,大殿前则建李贤所撰“智化寺碑”,“称其丰功大节”。就这样,人神共愤的太监王振身死族灭之后,就这样在北京智化寺安然享受着香火祭祀,直到285年之后的清乾隆七年才结束。

朱厚烇的这道旨意自然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片叫好之声.

只不过所有人还都不明白朱厚烇这么做的深意

按照先皇遗诏,葬礼不要太隆重,交给礼部照章办理便是,但皇帝的庙号和谥号却得认真讨论。

有大臣说道:“先皇庙号可为‘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