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我是贾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0章 询问案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t\t\t第80章询问案情

贾珠对贾琏的感情比较复杂,就是那种以前某个竞争对手想打你,要跳起来才能打到你的膝盖。突然之间,这人跟你一般高了,即便没有拳头打过来,也能给伱带来压力。

更让贾珠郁闷的是,上一回乡试他没能考中,今年的乡试增加了算经的内容,偏偏又是贾琏擅长的,如果贾琏过了乡试,自己却没能过,那真叫情何以堪了。

贾珠的心思除了他自己,没有人会关心。

荫监的监生们,其实更关心接下里的乡试,还有就是陈从孝的八卦。

一个平时在国子监里挺威风的人,有人迎合他,就有人讨厌他。

尤其是荫监这边的监生,对陈从孝更多的是幸灾乐祸的心态在看他。

关于陈从孝的八卦,贾琏不动声色的听了一天,颇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

放学的时候贾琏在门口遇见了先走一步却等在门口的贾珠。

贾琏在国子监被孤立的事情,贾珠喜闻乐见。甚至还跟在其他人后面冷落贾琏。

现在贾珠有求于贾琏的时候,自然是没脸在课堂上直接请教。

兄弟二人客气两句,贾珠摸出一本练习册递过去:“上面的题目,劳驾琏哥儿做出来。”

????

贾琏理解不了这位堂兄的意思,难道不是找个地方,我问你哪不懂,然后慢慢的讲解么?你这让我做出来,对你没有任何帮助啊。

“行!”贾琏接过练习册,答应的非常干脆。反正我做出来,你能不能理解与我无关。

贾琏算是看出来了,贾珠是个极为要面子的人,似乎想贾琏请教算学都是丢了面子。

无法理解归无法理解,但贾琏并不在意,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不一样的。

次日再到国子监,先到一步的贾珠又等在门口,贾琏非常有默契的把练习册给他。

贾珠松了一口气,心道:待我看了练习册,自然也能学会。

昨晚上贾琏还有一个疑惑,为何贾珠不趁在家的时候登门呢?

一直没想明白,直到上床睡觉前才顿悟了,哦,贾珠是怕被下人看见,传出去丢脸。

嗯……,行吧。你高兴就好。

早晨是每日八卦最集中的时候,趁着老师没来的当口,有同学正在大声说话。

“陈某人的腿怕是两条腿都要瘸了,能不能参加会试尚未可知,便是考的好,这瘸腿的人如何做的了官?要说这下手的人也确实狠了点,陈某人这辈子前程尽毁也。”

“届时真要瘸了,怕不是陈某人连科场的龙门都过不去呢。”

众人纷纷附和,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现代人是无法理解高考因为腿的问题不能参加考试的。古代的官员讲究一个朝廷的体面。长的丑的不管你考的再好,肯定是不能点状元的。你要再是个瘸子,那就更别提了。

贾琏听到这话,心里毫无负罪感,陈从孝居心不良,欺贾琏年幼,试图给人下套的时候,就该想到会遭到报复。即便他知道是谁下的手,拿不出证据照样白瞎。

“我有个亲戚在顺天府做衙役,只因陈某人是举人,这案子把府尹大人都惊动了。府尹大人问了案情之后,出来一声不吭的走了。回到顺天府,也没个下文出来,这案子要挂着了。”

又一个知情人士在那大声说话,语气里充满了幸灾乐祸的快活。

人的开心往往建立在与他人对比的情况下最为直接了。

李守中出现在门口的时候,课堂内才安静下来,李祭酒不动声色的看了贾琏这边一眼,然后不紧不慢的进来,站在讲台上淡淡道:“等会顺天府推官许大人来问案子,大家照实说。”

这话的意思别人听懂没有不知道,贾琏是听懂了,顺天府来了一个推官,不能说不重视,但十有八九是来走过场的,大家不用担心。京城是个什么地方?国子监又是个什么地方?国子监的荫监班又是个什么地方?

许推官但凡有点语言上的不客气,没准就被荫监班里的监生记恨上了。后果很可怕!

李守中更多的意思是在提醒大家,人家来是为了公事,没有私人恩怨,大家别搞事。

最后李守中还非常含蓄的提了一句:“老夫年迈,不能视事,将去也。”

嗯,我要退休了,大家给点面子,让我的职场生涯顺利结束。

再怎么混蛋的二代,在这个时代那也是尊师重道的。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值得尊重,但是整个社会都不尊重老师,甚至有人在刻意污名化老师这个职业的时候,这个国家最基础的道德根基便松动了。

即便是在上辈子,贾琏也很反感那些只要求老师有师德,把孩子的一切都丢给学校的家长。殊不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一千多年前的老祖宗们就把道理讲明白了,一千多年后的很多人道理是肯定懂的,没用。

能进这个班的学生,有一个三品官的爹是基本条件。此刻二代监生们集体鞠躬,整齐高声回应:“学生谨遵师命!”

李守中很满意的点点头,这些学生还不错,虽然也有混蛋的时候。

许推官是个中年胖子,白白胖胖的胖子。这个人怎么说呢?不像是个能判案的人,谁家搞刑侦的见人就笑啊?贾琏看见许推官的时候,觉得这厮的长处应该是搞公关才对。

许推官的排场不大,带来的人也不多,也就是四个衙役,四个书吏,还有一个刑名师爷。

(ps:师爷是干啥的,大家自行百度。)

师爷是七品官员的必备私人助手,简单的讲,明清两朝绝大多数地方务实官员,离开师爷什么都做不了。这是八股取士时代的必然结果。

十年甚至二十年寒窗苦读之后,考取了功名,换你还愿意继续苦下去么?

更何况,这些官员不接地气的书呆子不在少数。

当然了,你非要拿海瑞来当例子,那就是抬扛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