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6章 商税翻了十倍!商业迎来了春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96章商税翻了十倍!商业迎来了春天!!【求订阅】

有个年长的买卖人站了起来:“朝廷连亲王的俸禄都能削减,秦王都被圈禁在了凤阳,足以说明朝廷的决心。

我等躬逢盛世,应该有所作为才是,诸位有什么想法啊?”

褐衣男子说道:“如今当然是南下苏杭,进他大批的丝绸,贩往辽东。

那里的土财主一直苦于无路子买苏杭的上好丝绸,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是要将苏杭的丝绸,贩卖到辽东去。

回来之时,则可将辽东的人参、鹿茸和貂皮贩卖到中原来。

路程虽远,但是利润巨大,诸位仁兄可要和我一同前去?”

蓝衣男子哈哈一笑:“人说这辈子没有出过关,不算男子汉,这么好的机会岂能浪费?”

几个人饮茶大笑。

这只是如今天下的一个缩影,买卖人迎来了春天。

……

京城。

这边夏元吉和沈立谦则带领着数万的灾民,涌入了京城周边的塌房住下。

其中两万左右的青壮年,直接被编入到了修建公共设施建设的队伍当中。

其中有工匠带着手艺,被提拔为工长,开始训练青壮年,一时间干得是如火如荼。

夏元吉和沈立谦这两个年轻人,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经过一个月的整顿,灾民没有任何怨言。

京城百姓也是惊奇的发现,本应在元宵节过后就散去的热闹繁荣的街市,现在越发的繁荣。

从开春各地涌过来的做买卖的人,好像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各地的小吃以及各地的吃食,甚至连杂耍班子、马戏班子、戏曲班子,甚至连乞丐都多了。

原本整个京城人口不过十余万户,二三十万人而已。

但是这一个月从天下各地云聚过来的,直接让整个京城的人口膨胀了一倍还多。

每天京城都热闹非凡,商品云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在对待商业这件事,朝廷官府都一致的,对买卖人限制减少后,无数的买卖人,把全国各地的货物拉到京城周边来进行贩卖。

而那些受灾的百姓们每天领到十文钱,他们发惊奇的发现。

由于京城粮食,这段时间从各个地方源源不断的拉过来贩卖,倒是降了一点价。

所以他们每天十文钱的工钱不仅能够满足一天家庭吃喝,甚至才能够盈余四五文钱。

这些钱一方面让他们能够在京城买点新衣裳或者看一看杂耍班子,看一看马戏班子的表演。

有时候还能够往江湖艺人打钱的笸箩里丢个一文钱、两文钱的。

他们也尝试到了,给人打赏的骄傲。

这滋味的确比自己在家乡等着被人施舍,每天排队去喝点粥要强太多。

在这段时间里来,他们每天拿到的工钱,除了买米,甚至还能买点肉回家,开开荤。

一时之间,原本他们是受了灾的,但过的日子却要比没受灾之前好的多。

而且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一门新的技术——工匠活,他们学的非常快,又经过实践,立刻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工匠。

他们甚至都没有发现,其实朝廷已经隐隐将户籍制度都给打破。

之前匠户和民户之间,是有清晰的界限的,但是现在却没有。

他们在无意识当中,已经改变了大明王朝的户籍制度。

就连朱元璋他们都没有想到这种效果。

朝堂上。

户部、工部、吏部、礼部、都察院都在汇报这段时间京城和天下的变化。

户部尚书张勉这段时间过的日子很憋屈。

应该说他信奉的当官就地油滑的那套没有问题。

新年刚过就遇到雪灾,这种关乎一年气运问题的灾难,解决不好真可能会丢乌纱帽,所以不能轻易接。

如果皇帝陛下指定自己去接,那就是皇帝陛下也有问题,到时候锅大家一起背。

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怎么会从受灾,变成了好事。

这些日子他们户部成为了夏元吉和沈立谦这两个年轻人的后勤队伍,天天在人家后面帮着做些统计工作。

统计来往京城的商户有多少?

统计来往京城的外来人口有多少?

统计因为人多了之后,交易产生的税收有多少?

帮着夏元吉他们给工匠每天发工钱。

每天十文钱啊,这是多少普通人家几天也挣不到的工钱。

搞得不少京城人家都想着,老天爷能不能把自己家也给压垮。

最最气人的是,本来解决这种事情的是他们户部才对,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可硬生生被自己给推了出去。

搞得现在自己每天接到下属统计的数据,都在滴血。

这些政绩要是安在自己的头上,就光是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就足够名垂青史。

可现在自己却只能委屈地抱着统计的数字,帮着夏元吉他们去邀功。

这可真特么憋屈啊。

只见得赵勉抱着象牙笏板,在工部尚书秦逵、兵部尚书沈缙这两个人老东西幸灾乐祸的表情下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朱元璋严肃道:“爱卿奏来!”

赵勉看着象牙笏板上贴好的提词,开口道:“启奏陛下,自洪武二十四年正月初七下令解除部分对商人的限制以及以工代赈以来,卓有成效。

据上元县、江宁县统计,自正月至四月初六以来,京城共计往来商人比之去年,多出两万四千二百人。

商号入驻两千一百二十家;

人口往来比之去年多出十六万有余。

收取商税比去年同期,多出十余倍,共计收取商税,钞五十六万余贯。

其中尤以粮食买卖、丝绸、茶叶、小吃、建材为主。

溧水县及周边县,雪灾影响经由以工代赈,基本解决,灾民陆续返乡者十之七八。

京城太庙、社稷坛等修缮业已完成。”

户部尚书赵勉每念一段,官员们就震惊一下。

没想到,真的是没想到。

以工代赈居然这么厉害,朝廷没钱,太庙、社稷坛、夫子庙、贡院、京城许多条道路都给修好了。

守在的百姓高高兴兴地拿着钱,返乡的返乡,留在京城做善后工作的做善后工作,井井有条。

加上解除了对买卖人的部分限制,京城居然好像变了天一样,多出的十几万人,让京城买卖家都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