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13.第213章 孔家彻底覆灭!李氏朝鲜挑衅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今天居然分到了自己的手上。

百姓们甚至都不敢相信。

于是在分土地的当天百姓们涌上街头,用各种手段庆祝这一大喜事。

整个曲阜热闹了好几天。

甚至百姓们还自发地给陈寒立了生祠来纪念陈寒。

做完这些陈寒带着他的战利品以及学生浩浩荡荡地回京城。

如今京城已经开始举行直隶的乡试。

这些陈寒都不关心。

他在回京城的路上就接到了关于京城的情况。

京城目前对陈寒把衍圣公挖坟掘墓的事情评论是两极分化。

有的说陈寒不尊重死者。

也有的说陈寒这么做得非常好。

就因为这些衍生公的软骨头。

到时候免得读书人都心安理得的软骨头。

这是把整个天下的风气都给打坏了。

这样的行径怎么能让人不愤怒。

现在侯爷能够借助这件事情将孔家的名声给弄下来,让天下读书人从此之后不再迷信孔家,这也是一件好事情。

陈寒对于这些传闻都不关心。

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再说什么话都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过有一封从自己妻子那里来的信件倒是让陈寒很感兴趣。

原来为了给太子殿下庆贺生辰。

秦王晋王燕王等人都进京城了。

当然庆贺生辰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老爷子的意思应该是要,陈寒给他的几个儿子普及一下大明商会的事情。

虽然口头上已经和老爷子说过大名商会可以解决今后随着大明的宗室越来越多,朝廷会比较难养活的事情。

但毕竟还没有真正的坐下来说这件事。

所以老爷子估计是想借助这个机会,让陈寒和几个亲王商议好。

另外一件事情是老丈人太子殿下传过来的消息,说是辽东那边接到了一些情况,蛰伏了许久的女真族忽然有了动静。

看那意思好像是要趁着辽东慢慢的天气寒冷,比较有利于女真族作战所以他们准备搞点事情出来。

老丈人的分析是这件事情绝对与朝鲜有关系。

因为上次朝鲜在粮食出口问题上为难明朝的远征军,太子直接停掉了朝鲜好几次朝贡的机会。

让朝鲜本就不富裕的资源更加的雪上加霜。

所以朝鲜有意借女真搞事情,让大明知道他们在辽东的作用,从而增加他们谈判的筹码。

陈寒接到这样的消息对自己的老丈人的佩服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能通过这简单的信息就判断出是朝鲜在搞事情。

实在很高明。

而这件事情还真的就如同朱标预料的那样。

要说清楚这件事情就得把时间拨回到几个月前。

……

几个月前。

朝鲜国度汉阳。

当朝臣们将釜山港口和合浦港口对明朝远征军的贸易情况上报之后,引起了朝鲜朝堂的轩然大波。

他们这才明白原来人家明朝之所以突然这么大张旗鼓地跟他们贸易。

并不是看上了他们的那点粮食。

而是因为在倭奴作战的话直接从明朝内陆运送粮食,成本太高,这才折中从朝鲜采买。

同时为了减少成本更是一鼓作气地打通了和朝鲜的布交易。

这本是一件好事情,毕竟朝鲜国内也很希望朝廷能于明朝民间做买卖,可以换来更多的生活物资。

本国过剩的物资也能卖出去百姓们的日子说不定能过得更好。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

那就是明朝那边过来的布质量好价格还便宜。

本国的布与人家的对比那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国民纷纷是采购从明朝进口的布,而舍弃本国的布。

明朝那边也加大了布对朝鲜的倾销,但是本国唯一能让人家明朝看上眼的只有粮食。

如果自家产的粮食每年都这么多还好说。

但朝鲜那块地方粮食产量就那么点,是经不起大量出口的。

于是李成桂的朝臣们就出了个馊主意,提高粮食出口价格来抵冲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减少粮食出口的数量,来增加自家的砝码。

不过很快他们就受到了明朝方面的惩罚。

由于恶性推高粮食价格,明朝太子殿下直接停掉了他们朝鲜的好几次朝贡机会。

本来朝鲜每年都可以来明朝朝贡六次以上。

说是朝贡其实就是带着土特产来做朝贡贸易。

这是朝鲜上下都非常重视的生意。

这一停的话损失可就大了。

于是朝堂上面气氛可就变得不好了。

李成桂在朝堂上直接就发了火:“这个该死的朱元璋!想干嘛?真以为我们李氏朝鲜这么好欺负吗?浑蛋!”

朝鲜堂中官正三品尚书令柳承权急忙说道:“殿下慎言!诽谤君上一旦被宗主知道可是要祸及全国!”

李成桂被这句话噎得满脸通红。

但是他却不敢随意发火。

因为他很明白别看朝堂上这些人都是朝鲜官员,但是这里面可是心中不少都认为自己就是华夏人,只不过我家里是在朝鲜这个地区而已。

你朝鲜国王要是对皇帝陛下不忠诚的话,他们是会偷偷给远在应天府的皇帝陛下朱元璋打小报告的。

这种氛围是非常严肃的。

至于韩国古装电视剧里面经常出现的称朝鲜国王为陛下这种事情,那都是意淫。

这要是放在明朝,朝鲜的大臣听到这样的称呼,他们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打死编剧。

人家一定会高喊:吾等从来都是大明属臣,本国只有国王何来皇帝?吾等乃是华夏人也!

怂恿朝鲜国王称帝的从来在朝鲜大儒们心目当中都是乱臣贼子。

尚书令柳承权就是坚定的大明派。

李成桂也不好怎么说,只好散朝。

但有个大臣却是个拍马屁的等散了朝之后偷偷找到李成桂,献了一条计策。

“殿下!而今辽东女真一直窥视辽东,他们擅长打家劫舍奈何没有补给,咱们何不如支援他们,待到辽东火起,宗主朝廷必然需要咱们出兵平叛。

届时咱们打个漂亮仗到朝廷去请功然后提条件,朝廷焉有不同意之理?”

李成桂听了后很心动,不过又反问:“若朝廷不求咱们出兵,而是主动出击,届时何解?”

“欸!殿下,您想对付辽东女真野蛮人还有咱们更得力的?

明朝朝廷大军骁勇,却不擅在冰天雪地下作战,他们才大不了在冰雪天气的仗,这岂不是吾等的机会?”

李成桂欣然。

于是一场在李氏朝鲜鼓动之下准备建立功劳的战争,就这么悄然发动了。

陈寒得到了太子朱标的信件之后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想法不仅可以让李氏朝鲜得到当头棒喝,更能让大明的军威横扫辽东……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