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穿越指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39章 后记九十五该我了,该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239章后记九十五·该我了,该我了

“大兄!”

谢衍从橡胶硫化实验室匆匆赶回。

谢宏颇为感慨:“年初一别,这才几个月时间,没想到竟有恁大变化。你结婚那阵,我要在老家备考,没能参加婚礼着实遗憾。”

谢衍笑道:“恭喜大哥中举。”

提起此事,谢宏自然高兴,但还是谦虚道:“只是举人而已。不中进士,万事皆休。”

兄弟俩坐下说话,侍女已端了茶来。

谢衍说道:“听闻大哥定亲了?”

“五舅家的表妹,明年及笄。婚期已经定下了,在明年秋天。”谢宏笑容灿烂,看来对未婚妻非常满意。

谢衍嘴里说着恭喜,心里却在想:朱哥咋不禁止近亲结婚了呢?

事实上,即便到了21世纪,也还有一堆发达国家允许表亲结婚,更别提数量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了。

美国有十八个州,甚至允许堂兄妹结婚。

对社会危害不大的习俗,太祖太宗才懒得去管,因为阻力巨大还讨不了好。

真要说遗传风险,混血就没风险吗?

朱国祥身为农学专家,他对杂交繁殖非常清楚。杂交确实能培育出良种,但也有很大几率出问题,且易导致后代多方面退化。

这种现象叫“杂种衰败”!

人跟植物没啥区别。

只不过,人们往往更关注良种,更关注那些优质混血儿。

聊了一阵近况,谢宏说道:“我这次出门是到鲔岫书院深造,等明年秋天再回家成婚。婚后在家中刻苦攻读,看能否一举中得进士。”

谢衍说道:“巩县鲔岫书院的孟家,我正好认识一位青年学者,兄长可拿我的书信去拜访一二。”

“那样更好。”谢宏只能心中感慨,自己这六弟已今非昔比。

兄弟俩正聊着,朱棠溪从内宅过来了。

她此前已过来一趟,因为丈夫不在家,不便男女相处太久。只简单聊了一会儿,就安排谢宏沐浴,洗去身上的一路风尘。

谢宏及其随从,接下来两日也是住前宅的客房,不能住进公主家的内宅和园林。

朱棠溪说:“鲔岫书院也是极好的,山里清幽雅静。龙门书院就不行,距离洛阳城太近了,总有学子耐不住寂寞,三天两头跑去城里娱乐。”

“正是此理,”谢宏笑道,“所以鲔岫书院的进士数量,总是稳稳压着龙门书院一头。”

朱棠溪又说:“听闻兄长过两日便走,何不多住几日?我让六郎陪兄长到处转转。”

谢宏笑道:“弟妹好意,愚兄心领。年初我已来过洛阳,该玩的地方都玩过了。这次是专程多走一段路到洛阳,补上我没有参加你们婚礼的遗憾。”

“兄长太客气了。”朱棠溪说道。

谢宏说道:“刚听六郎说弟妹已经怀孕了。却是赶巧得很,祝你们喜得贵子。”

“借兄长吉言。”朱棠溪非常高兴。肚子里的胎儿,自是越多人祝福越好。

又聊几句,谈到别处。

谢宏问道:“六郎,陈尚书家的郎君你可还记得?”

“自然记得,陈十郎嘛。”谢衍说道。

谢宏笑着说:“他今年也中举了。他以前就中过举,连考三届会试落榜,举人身份过期又重考。中举跟喝水吃饭一样简单,偏偏就是考不中进士。奇哉怪也!”

“他考乡试是在陕西。”谢衍一下就猜到原因。

科举大省的乡试,举人录取率远低于考进士。比如浙江、福建、江西、淮南、四川、山东,那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些省份的举人,跑来京城参加会试,其实更多是看临场发挥。因为他们的水平都很高!

而陕西的举人更好考得多,但学问稍差的,怎么考进士都考不中。

幸亏属于分榜录取,否则他们更没机会。

另一个时空的大明,分为南、北、中三榜进士。

现在的大明,却是有东西南北中五个榜。

西榜为各都护府辖地,以及安西省的考生。

东榜为各总督府辖地,以及朝鲜省的考生。

东西两榜的进士名额最少,甚至鼓励异族考生参加。因为即便是理科,也要考四书六经,也要接受儒家圣贤教化。

如此做法,是在照顾老少边穷地区。其核心意义在于,维持官员籍贯的地区平衡。

你想搞科举移民也可以,更换户籍十五年以上,不管你平时住在哪里,你必然被大家视为那个省的人!

……

谢衍带着大哥,去内宅那边的园林玩耍,顺便也是陪怀孕的公主散步。

此处园林,让谢宏大开眼界,对弟弟的日子心生向往。

不过他很快自我批评,咱是要治国平天下的人,怎能羡慕无法参政议政的驸马呢?

行走二十分钟,朱棠溪说道:“我有些乏了,请恕不能久陪。”

谢宏说道:“弟妹是该好生休息。”

谢衍要亲自搀扶她回去,但被公主拒绝,让其留在此处陪客人。

公主很快远去。

谢宏赞叹道:“弟妹为人极好,一点也没有皇室贵胄的架子。如此贤妻,六郎可要珍惜。”

谢衍笑道:“我哪敢不珍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