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冰与火之七神荣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0章 正式开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60章正式开幕

随着北方的冷气又一次南下,南境的气候也愈发干冷起来,伊耿征服后的第三百年已经步入尾声。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胡戈和丹妮莉丝的大军间已经爆发了数不尽的小战斗。

双方有输有赢、有败有胜,最后的战斗还没有真正开幕,就已经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这样的对峙局面下,两军的人力和物资逐渐到位,双方的军队正在从其他地区向苦桥附近靠拢。西境方面,入侵当地的河湾军队全数撤出,提利昂的军队也紧随他们而来;风暴地方面,史坦尼斯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将克林顿家族为首的坦格利安派驱离了大领地;谷地方面,当地的混乱局势已经平息,由于小公爵劳勃·艾林被培提尔·贝里席裹挟南下,胡戈指定了哈罗德·哈顿,也就是“继承人哈利”在艾林公爵返回前代行政务,并且册封其为峡谷守卫者;而在苦桥以南,亲近史坦尼斯和胡戈的佛罗伦家族已经被重整旗鼓的提利尔牢牢压制,据说亮水城也岌岌可危,胡戈对此鞭长莫及,他只能命令兰尼斯港舰队搭载一些军队南下,找寻机会将佛罗伦一门救回北方。

而在狭海上,由于双方均缺乏海军优势——胡戈接手的王国舰队受创严重,丹妮莉丝的舰队则在大量扩充后素质堪忧——他们都没有尝试封锁狭海的航道,只是以石阶列岛为界,不断将自己的力量由东方运输到西方。

总之,随着军队和物资不断到位,距离决战的时刻也越来越近了,所有人都感到了空气中的紧张气氛,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备战,当然了,战斗究竟在哪一天打响依然是个未知之数,就连双方的首领也不知道该何时打响这场战斗:如此庞大的战场充斥着各种未知和突发的情况,即便是经验最为丰富的将领,也不敢轻易对战场和战局做出结论。

放眼望去,两军间的军营沿着曼德河两岸的旷野绵延了十几里路,每一方建起的设施都能承载十几万人的大军,这还没有算上那些闻风而来的随军人员。如此之多的人畜突兀到来,卫生问题便立马浮现,几天时间内,大军附近的这段曼德河干流就成了字面意义上的臭水河,两军不得不前往远离主河道的支流与小溪为大军取水,这也成了周边那连续不断的小规模战斗的重要缘由;不过,尽管双方的后勤队如此卖力,缺水的问题仍然影响了许多战士,其中也不乏有人渴到冒险去喝了曼德河水,这也反过来造成了一些疫病在军营中流行。

正因如此,在聆听麾下军队的抱怨后,胡戈与丹妮莉丝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他们改进了大营,将各自最重要的精锐集中驻扎于此,至于其他的军队,则要么以诸侯为划分,要么以千人队、百人队为划分,分散驻扎在各自大营附近的村镇、农庄和其他据点里。因此,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双方的战线逐渐变得犬牙交错、形势复杂,前哨战和突袭战时有发生,有时候,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农庄、一处有着干净水源的溪谷、甚至一片适合牧马的平地,都能够吸引两军将士们不计代价地争夺。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这是一种新颖的战术,它建立在一支庞大军队的基础上,而直到十几年前,这种状况都不曾存在;在瓦兰提斯的城墙下,劳勃和他的士兵们进行了最初的探索,随后上下洛恩无休无止的边境战争完善了它的体系,最终,在抵抗异鬼的战争中,义军用实践证明了它被运用于大规模军队的可能性。而当下,人类已经将它运用在同胞间的大战中。

有那么些时候,胡戈突兀地想起了几位只有他所知的伟人,其中有一位他很熟悉,那是位站在鹰旗下的小个子。“眼下的世界,距离他的时代还有多远呢?”,胡戈不由得想到。不过,摄政大人很快就终止了这段思考:虽然眼下的战斗与这位伟人的时代有了些相似点,例如迥异于过去的漫长战线,以及双方会着眼对一些关键据点进行反复争夺,但在更多的方面,现在仍是典型的中世,那些分散出去的军队在决战时仍然要聚拢,而战士们也得依靠自己的武勇在战线中奋勇杀敌——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没有火药武器。

而随着战况的发展,决战的日子也终于到来临了。

一直以来,围绕着苦桥圣堂废墟的争夺就没有停止,这里的战斗随着时间流逝规模也越来越大。虽然圣堂此前已经被龙焰毁灭,但它的废墟仍然有几面完好的城墙与残塔,再加上它就在玫瑰大道附近,距离两军主力都不远,这里已经被默认为决战时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因此,当苦桥之战结束,丹妮莉丝立刻就派遣了一队精锐进入废墟驻守,并且占据了它附近的许多农庄。

在最开始的冲突中,圣堂虽然也算邻近前线,但由于那些屏卫的据点和自身比较靠后的位置,少有军队能够突袭到这里来,在最初的警惕后,圣堂的守军也渐渐松懈起来,甚至有些士兵被调到了其他更紧急的地方。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在一个暴雨滂沱的夜晚,一支由老兵和虔诚信徒组成的百人队悄无声息地绕过了那些前沿的据点,摸到了苦桥圣堂脚下。他们轻松地驱逐了那些松懈的守军,拿下了圣堂的废墟。

苦桥圣堂的丢失使得负责这一段战线的将领蒙羞,他在第二天清晨就开始着手夺回圣堂,附近的坦格利安军队也纷纷助阵,在很多人看来,这一支维斯特洛军队人数不多,夺回圣堂的功劳可谓唾手可得,自己必须抓紧这个机会向女王表现,眼下,聚集在丹妮莉丝麾下的军队太多了,想要获得财富与土地,那就必须努力、必须有突出表现。

不过,这些人既低估了西方军队的战斗力,也低估了对面夺回苦桥圣堂的决心。当后方的维斯特洛人看见七芒星旗帜在清晨的圣堂废墟上飘扬时,他们立刻聚集兵力,开始攻击通往圣堂道路上的那些农庄,反应速度比对面的坦格利安军队快了不少;随着道路被打通,当坦格利安的军队开始进攻圣堂时,圣堂的守军也从一个百人队增加到了上千人,最终,他们没能夺回圣堂。

自然地,圣堂的动静把女王给吸引了过来,在注意到有人在阵线中打下那么大一颗钉子后,她立刻派遣军队前往前线,前去援助那些准备重夺圣堂的友军。随着大量双方流动兵力被投入到这个区域,任何一个有战略思维的人,都意识到了苦桥废墟的作用,这里已经是可以改变整个战线态势的要点。

于是乎,坦格利安在这里投入了更多兵力,胡戈也派出了很多支援,双方在圣堂附近的军队越聚越多。不过,在轮番激战之后,圣堂上飘扬的仍然是神圣的七芒星旗帜。

到这里,两边的最高将领也都意识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他们等待的那个契机,已经到来了。

“向胡戈大人致敬!”

穿着那套耀眼的盔甲,胡戈策马跑过了一队正在前进的长矛兵,眼见神眷者大人的英姿,士兵们随即开始欢呼起来。他们中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胡戈的身影,往日那个只在诗歌和故事中存在的伟人出现在面前,这些人不由得激动起来,要不是现在大战临头,要不是长官手中的鞭子,他们估计会跑过去把神眷者围个里三层外三层、请求他赐予祝福的。

听见士兵们的欢呼,胡戈也转过头对人群挥手致意,随后便继续前进,很自然的,他的注视与挥手让不少新丁认为神眷者正在关注自己,这使得他们士气更加高涨。

穿过一队队穿着各种甲胄、包裹各色罩衣的士兵与骑士,胡戈来到了自己的本阵,他将在这里指挥整场会战。早在胡戈抵达前,他的侍从与卫兵们就已经做好了很多防御工作,他们构建了完善的阵地,布置了弩炮和防箭的挡板,挖掘了必要时刻可以躲避龙焰的壕沟,在附近还用木桶和水池储备了大量的水——胡戈向来都很惜命,哪怕有些时候不惜命,他也要为自己打下的基业着想;如今面对掌握天空的巨龙,他自然要谨慎对待,哪怕自己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但这些安排仍然不能少。

“目前情况如何。”胡戈翻身下马问道,立即有人接过了他战马的缰绳。

在胡戈的面前,一片宏大的战场正在展开,一支支军队聚集在各色纹章下抵达了预定的战阵位置,狭海两岸各种各样的口音在这里响起,其中自然少不了军官的怒斥与辱骂,如果要说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那估计就是头顶飘扬的七芒星旗帜。

自发集结的七神信徒们是胡戈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遍布于军队的各个部分、填补了各军间的不足,这些人曾经只是平民,但是为了信仰和家园,他们选择拿起武器战斗。见此,胡戈派遣了军官训练他们,同时也毫不吝啬地给他们分发了武器和甲胄,它们是王国多年来积攒的库存,自此,这些民兵的战斗力也显著上升,不至于一触即溃。

随着周边军队的不断聚拢,集结在这片战场上的大军已经远远超过了十万人——这是胡戈依靠个人能力可以独立指挥的最大数字,而具体的数目连胡戈的将领们也无法确定,只能大致推算在十八万到二十一万之间,得益于维斯特洛人源源不断地汇集,这支军队已经比此前任何一次战争的军队的规模都要大。

随着人数的膨胀,臃肿和低效的问题也正在困扰着大军,这番庞大的规模单凭胡戈个人的统御能力已经无法及时掌控全局,因此,胡戈将精力集中于中军和预备队,两翼的战事则完全托付给手下的将领们、给予他们自我决断的权力;虽然这样的选择也会带来许多问题,但两害相权当取其轻,胡戈只能这么做。

放眼望去,大军的战线已经在河滩附近的旷野上绵延着。胡戈的正前方便是中军,他的主体是来自安达斯的战士,这些人是胡戈麾下最为精锐可靠的部队,他们已经在自己的带领下经历了许多战斗;安达尔人很乐意为胡戈而战,连那些向来油滑的山地安达尔贵族们也是如此,他们现在正期待在神眷者面前再次表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