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晋末长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8章 战争的脚步(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没人理他。

老子去当官,难道是看上那点不够塞牙缝的俸禄么?真为了钱,这会就该在家里打理产业,而不是冒着染病而死的风险南下荆州。

腊月初,一行人快马加鞭,陆陆续续抵达了襄阳。

这里已经看不到多少军队了,但人是真的多。

西边的小树林边,横七竖八躺满了身裹毡毯的丁壮,实在是累坏了,抓紧时间小憩一会。

东边的沔水之滨,船只密密麻麻,几乎把河面都塞满了。炊烟自甲板上升起,烂菜叶子漂得到处都是,力工上上下下,将一车又一车的物资卸下,装进船舱。

南边的山脚下,不知道从哪里赶来的羊群几乎把地上的枯草都啃干净了。

北边的城墙上,挂满了一个又一个人头,那是不堪转运之苦,逃亡后被抓回来的役徒。

这就是战争啊……

洛阳公子哥们感慨一番,四散而去。

糜曲、陈寔二人结伴而行,来到了沔水之畔,等了许久之后,才等到一条小得只能容纳两三人的木船,艰难地从大船缝隙中穿过之后,来到了蔡洲岛上。

桓温嘴角起了个泡,嗓子都喊哑了,见到糜曲之后,直接拿来官服,让他当场换上,道:“君来得正好,随我去江陵,那边缺个会写算的人。”

糜曲性子洒脱,闻言拱手道:“遵命。”

说完,让船工赶紧操舟返回西岸,把他的行李和随从都渡过来。

陈寔则与蔡洲苑的官员相互见礼,得知景福公主已搬到襄阳城中桓府,把蔡家老宅退还之后,微微有些失望。

不过就在他愣神的时候,蔡洲苑的官员们又纷纷告辞离去,只留了一名较低级的录事陪着他。

“这是……”陈寔有些不明所以。

“蔡洲苑中有一万五千斛稻谷要发送至江陵。而今只找到了三条船,还差两条。苑丞去找蒯家借船了,还有人去找骡车,实在不行就走陆路。苑中一片鸡飞狗跳,实在忙得不成样。”录事提醒道。

“嗯?”陈寔见他说话挺有条理,不由地多看了他一眼。

“仆去年来的蔡洲苑,汴梁武学生。”录事拱了拱手,道。

“哦。”陈寔暗道一声难怪,又问道:“苑中——”

“官人若有暇,不如去找下桓校尉,看看能不能挤出两条船,载运六千斛稻谷南下。”录事说道:“失期之事,颇为严重,蔡洲苑可承受不起。少府监蔡公这会在广成苑清点牛羊,不日即来蔡洲,官人……”

“先想想其他办法。”陈寔下意识否决了去找桓温帮忙的想法,理由是人家根本挤不出漕船来。

想了想后,他问道:“赵王在襄阳么?”

“在呢。”录事说道:“赵王令坊市诸商家捐输,准备今日送一批粮帛至江陵,以抵军需。官人若能说动赵王,自然是大好事。”

陈寔嗯了一声,但脚却没动,显然有些迟疑。

他和赵王邵勖关系还凑合,找他帮忙是有可能成功的,但值不值得在这件事上消耗人情呢?他微微有些犹豫。

录事察言观色,叹了口气,道:“若庾令还在,定能说动桓校尉和赵王,唉。”

陈寔听了,心里顿时有些不舒服,冷哼道:“何须庾彬出面?我这便去见赵王。”

说罢,官服也没来得及换,便直冲河岸,四处寻找渡船。

录事跟在他后面,一边帮着找了条木筏,一边暗笑。

陈寔瞟了他一眼,再度冷哼一声。

他又不是傻子,如何不知道这个武学生的小伎俩?但赶上这事,他却也只能奔忙一番了。

再者,不使出点手段,让底下人看到他的人脉和本领,以后如何让他们信服?如何使唤得动这些人?

木筏缓缓飘来,将二人载了上去,划向西岸。

从空中俯瞰而下,整个襄阳怕不是聚集了数万人。他们挥洒着汗水,将箭矢、刀枪、粮豆、毡毯、蓬布、药材、瓦罐等各色物品分门别类,一批批发往南方。

船只劈波斩浪,顺流而下。

牛车排成长龙,辚辚而行。

骡马挂上铃铛,越过一道又一道山梁。

忽而涌来大批马群,直接穿过田野,在牧人高亢的呼喝声中,渐次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又一批辫发胡人赶到了,他们挎着角弓,牵着马儿,没有停留,沉默地前行着。

战争的脚步,是如此之急。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