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在义兴、吴兴多造杀孽,得罪了许多人。前阵子银枪军攻广德,刘超更是第一时间派兵入援,生生耗到大雨连绵,梁军无奈退兵。
赵胤则将滞留在金城无法突围的梁军伤兵尽数斩杀。
这两人完全没退路了,现在十分疯狂,逮着谁都要咬一口。
“你还上赶着送箭矢?”卞眈也打量了下王恬,道:“诸葛恢都降了,没救了,这时候送箭矢,不怕账上再添一笔?”
“能有什么办法?无人可用了啊,我父逼着我去。”王恬无奈道。
“无人可用?”卞眈惊讶道:“建邺成这副样子了?这才过去几天?”
“荆州投敌后,辞官的人大增,各个衙署都缺人,缺得厉害。”王恬说道:“朝中不知多少人对诸葛恢又嫉又恨。对了,诸葛颐怎样了?”
“死了。”卞眈面无表情地说道:“他随赵胤南下。听闻诸葛道明投降后,被赵胤以通贼斩首。”
“这么大年纪了还不得善终,唉。”王恬叹息道:“他其实一直尽心尽力的,被冤杀了呀。”
“你都说刘、赵二人疯了。和疯子有什么道理可讲?”卞眈说道:“我劝你多准备些部曲,万一刘超、赵胤临死前想过把瘾,杀回建邺折辱士人,我看是一场浩劫。”
王恬心中一突,道:“不至于。我父对他们有知遇之恩。”
“人都要死了,什么恩不恩的?”卞眈冷笑道。
说完,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天子最近有何动静?”
“还能有什么动静?”王恬说道:“给吴地士人加官进爵呗。以前舍不得给的大官给了,舍不得封的贵爵也封了。或许是觉得南渡士人不可靠,只有江东大族还愿意拼命吧。至少江面上停泊的舰只是真的,现在还愿意力战的大概就他们了吧。”
“也难说。”卞眈叹了口气,不愿多言,因为他真见到刘、赵二人麾下有江东本地兵不告而别还成功跑掉的。
就这个状态,一整个夏天不知道要跑掉多少人,待到秋来四万大军能剩一半就不错了。
二人说完这一通话,很快陷入了沉默之中。互相行礼之后,各自离去,没有半分精气神。
******
卞眈茫然无措之下,不知不觉跑到了长干里。
曾经繁华无比的街市门庭稀落,竟无几个商徒。
远处一支车队正在离开,卞眈方才遇到过,好像是吴郡陆氏的在京族人,卷着行李回老家去了。
没膝的荒草之中,一队不知从哪里开来的军士正在休整营房。
这里是建邺的南大门,一旦敌人从南方攻来,必走此处。
卞眈四下看了一眼,发现远处居然挂着会稽王的大纛,暗想他居然也成都督了?
司马晋宗室大约也没有什么退路可言,尤其是会稽王这种先帝苗裔,更无生路。
不过也难说啊。
梁帝邵勋连曹嶷都没杀,听闻拓跋什翼犍也还活着,他不是那种心胸狭窄之人——你也可以认为他太过自信了。
会稽王这种少年,屁事不懂,杀与不杀皆可,你还指望江南百姓打着司马家的旗号复国不成?想当年陈敏那般声势,打着孙氏后人的旗号,也没见几个吴地士族凑上去,反倒是帮着司马家厉行镇压。
风中隐隐传来杀声,以及各种金鼓之音。
卞眈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那是会稽王的部队在操练。
徒然相抗耳!
他的兄长、琅琊王司马冲不更厉害?旬日前在宁国吃了一场大败仗,而击败他的竟然是曾经的手下败将宣城豪族。
四千多兵马逃散了两千,多为芜湖丁壮,或许他们想穿过两军交战区,跑回去投奔固守芜湖的山遐吧。
琅琊王便是大晋宗室的缩影。
这也是个可怜人诸葛王妃都被掳去北地了。依邵太白的名声,琅琊王下一次再见到他的妻子,怕是已身怀六甲,夫妻二人只能以泪洗面,泣不成声。
卞眈突然觉得挺没意思的,也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他的父亲是大晋朝的尚书令,乃王导之下数一数二的大官,平日里甚至能联合外戚及其他重臣与王导掰一掰手腕,压制下琅琊王氏的势头。
这般声名真逃得过去吗?
理论上来说,父亲若愿归降,兴许用不着死,但父亲愿意吗?
卞眈不知道,也不敢想。他隐隐觉得,父亲大概是不愿投降的。
突然间有些想哭。
这操蛋的世道,无论黎元百姓还是高门贵第,都在忍受着无尽的煎熬。
早一点结束吧,哪怕最终结局是死也好过继续担惊受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