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晋末长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39章 进驻(为盟主虞渊初鱼4)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嗯。”山遐点了点头,又问道:“天子呢?”

“还在太极殿,一开始怒斥我等,后来又……又……”周光吞吞吐吐道。

“又怎么了?”山遐脚步不停。

“又开始哭泣。”周光说道。

山遐叹了口气,道:“没事就好。”

随后再无二话,只沉默地向前走着。

台城内到处是持械肃立的历阳镇军士,将各处殿舍看守得严严实实。

天子、宫人、后妃、侍卫乃至在台城内待命的官员,通通一网成擒,只不过给了他们体面,只是软禁罢了。

太极殿已遥遥在望。

山遐整理了下行装,举步入内,见到天子后,躬身行了一礼。

“山彦林?”司马裒正如同焦躁的野兽一般走来走去,见到山遐后,下意识后退两步,失声道:“汝要弑君?”

山遐摇了摇头,道:“我为救陛下而来。再打下去,不过晚死两天罢了,终究还是要死。今举建邺而降,却有一线生机。”

“君王死……死社稷,理所应当。朕……朕……”司马裒说到后面,嘴唇微微有些颤抖,终究还是堪不破生死那道关。

事到临头之时,亦不如王导那般洒脱。

山遐叹息一声,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知道做得是对还是错。

或许,他的门户私计太多了吧。

作为朝廷推出来限制王导的外戚重臣,平日里没少针对琅琊王氏,而在国家危亡的最后时刻,反倒是山氏、诸葛氏给了大晋朝最后两下。

理由再多也没用,就是怕死,就是门户私计,没什么好多说的,山遐也不愿在这些事上辩解,他自己都没脸多说。

“陛下勿忧,邵勋有容人之雅量,必不至于做得太过难看。”说完自己都怀疑的鬼话后,山遐不忍多看司马裒重新亮起的眼神,径直出了太极殿。

******

山遐的使者是山玮、杜乂二人。

他俩趁夜出了丹阳郡城,然后还特意绕了下路,避开两军筑垒区域,免得被误伤,然后才赶到了郭诵营中。

“郭将军。”二人通名之后,便躬身行礼。

郭诵从怀中取出一张纸,仔细看了看后,又对杜乂说道:“使者且将姓名写一下。”

杜乂不以为意,在纸上写下了“杜乂杜弘治”五字。

郭诵对比了一下,确认无误后,热情了许多,上前一把拉住杜乂的手,道:“杜公请坐。”

杜乂笑眯眯地坐下了。

“山府君也坐下吧。”郭诵指了指旁边一张不知道从哪搬来的坐榻,说道。

山玮点了点头,不是很踏实地坐了下去。

“城内如何了?”郭诵问道:“大军不日即至,再不降可就晚了。”

“此番而来,正是为了此事。”杜乂说道:“一时三刻之前,王导已死于自宅。中领军王处明卧病于榻,部将、僚佐人心惶惶,山都督正遣使者劝说,想必日出之前就会降顺。棘手之处在于司马无忌、司马羕二人。”

“司马无忌率四千众与将军所部对峙,固然该死,然其可破也。”杜乂说道:“丹阳郡兵乃至历阳镇兵自后掩杀,司马无忌猝不及防,定然大败。然司马羕一直滞留京口未归,许是在煽动北府军顽抗,不可不防。”

“此事易耳。”郭诵说道:“待舟师大至,江北大军齐齐南渡,破之易如反掌。”

“将军所言极是。”郭诵都这么说了杜乂自然不会废话,直接道:“那就无妨了。台城已尽在掌握,若将军应允,今夜便可南北夹击,取司马无忌头颅,抵定大局。”

“就这么办了!”郭诵一拍大腿,咬牙道。

他也是胆大的,手头不过几百兵,就敢与山遐南北夹击,消灭拥有四千军士的司马无忌部。

“不过——”他似是想起了什么,脸色一肃,道:“破敌之后,不要急着收兵,应把守各处要道,勿要令贼官贼将跑了。”

“是。”杜乂拱了拱手,说道。

其实要跑早跑了,现在还留在建邺的就没打算跑。

“不知杨将军在何处?”杜乂又问道。

“他应还在长城、阳羡一带,前些时日刚刚大败刘超、赵胤,应很快就要来了。”郭诵说道。

杜乂松了一口气。

要想控制这么大一座城池,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是远远不够的。万一因兵力不足再出点什么乱子,可就不值当了。

是夜,山遐遣督护周光率三千兵出城,联合丹阳郡兵两千,与郭诵部前后夹击,大胜。

司马无忌单骑走免。

日出之时,晋中领军王舒“病逝”,尚书令卞壸自尽……

郭诵也不急着进入台城,他的兵不够,在长干里就地扎营,同时将情况报给杨勤,催促其速速进兵。

九月十三,杨勤还没来,汤祥率万余兵马赶至,进驻石头城。

与此同时,堂邑、广陵一带船只密密麻麻,大规模的渡江已然展开。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