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9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符成二十九年是在爆竹声里开始的。

而白檀镇,在远方庙宇子时悠远的钟声响起,一直到东方既白前,逐渐归于平静。

第140章

刚刚跨入新岁的人们,总是对新的一年翘首以盼的。

初一一大早,晏辞就去给晏昌拜年,之后在晏府门口燃了一大串爆竹,白日里有不少人上府上来拜年,晏辞一一招待了。

接下来初二到初四几天便是祭祀各路神佛的日子。

等到空下来,晏辞就拉着顾笙出门去庙里参拜,顺便逛庙会,跟镇上穿着新衣服的人们嘻嘻哈哈混在一起,欢声笑语一直没有停下来,每每都是晨起出门,黄昏才归。

镇上热闹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临近初五的时候。

按照风俗,镇上的居民过了初五,都纷纷开始着手初六开工的事。

晏辞提前一天去铺子里巡视,等到晚上才回到府上。

这几日他陪顾笙在府里,并且每每等到半夜屋里就剩他们两个人时,再和他做些爱做的事。

夫君能在府里陪着自己,顾笙很开心。

但是让他崩溃的是,这几日他人前彬彬有礼的夫君到了晚上看起来像个变态。

...

拉了帘子,熄了烛火。

晏辞兴致勃勃,低头看着躺在床上双手掩面的哥儿,一字一句地教他:

“你就说:‘好哥哥,求求你了~’”

顾笙憋红了脸,被他折磨哭了,宁可杀了他也说不出这种话:

“呜呜,你太过分了,呜呜呜...”

“不说这个也行。”晏辞表示可以妥协,“那你说点儿我爱听的。”

顾笙艰难地坐起身,非常有骨气地想推开他:

“呜呜,我不要,你走开...”

但是晏辞纹丝不动,还强硬地按着他的腿。

于是顾笙又双手捂着面倒了回去,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好在次数多了,他就逐渐有点习惯了夫君这种转变。刚开始还很羞赧,不过晏辞很识相的每次过后都耐心地帮他揉腰,再耐心地哄一顿,他也就不那么生气了。

-------------------------------------

初七过后,镇上的铺子便陆陆续续都已经开门了。

镇子的街道巷口还残留着新年里的爆竹皮,在风里洒向各个角落。

等到新年的气息快到尾声时,人们迎来了正月十五。

苏青木是在镇上过了正月十五才走的。

他到底还是决定南下去容州投奔他舅舅,并且将铺子留给苏白术和杨安照顾,杨安也顺便在店旁边买了个带院子的小房子,准备以后留在镇上方便打理铺子。

苏青木离开的头一天晚上,拉着晏辞和苏白术杨安最后去了一次陈记正店,坐的还是他们第一次在陈记吃饭时的厢房,叫的也是第一次吃的全羊宴。

那晚所有人都喝醉了,苏青木拉着他和另外两人说着未来的梦想。

“说好了,如果你们以后谁发达了,不许忘记今天的话。”

杨安烂醉如泥,趴在桌面上喃喃道:“东家,我没有什么梦想啊,我要在镇上娶媳妇,生一堆娃娃,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就让我儿子认你做干爹...”

苏白术是这里唯一没有喝醉的,她眯着眼睛看着半开窗户外面的镇子,目光清晰:“我要开一家全燕朝最大的酒楼,总有一天。”

晏辞没有说话,因为他酒量最差,已经趴在桌子上不省人事了。

...

隔天,他们几人一起去渡口送苏青木。

正月里的冬寒虽未消,藏香江的江面却是碧波如镜,映着头上万里长空。

过了十五之后,藏香江津渡口岸重新恢复了往日人头攒动的情景。

岸边站满了带着行囊背着包袱的人,有的形单影只,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怅然若失,有的泣不成声。

皆是即将离乡的商贾、游子、旅人。

河岸边原本种着的几棵垂柳,因为人们“折柳相送”互道思念,柳条被折的次数太多已经秃了。

于是如今岸边一到开船的时日,就有三三两两拿着筐的小童,筐里装着从不知何地折的还没吐芽的柳条,在人群中穿梭叫卖,遇到哭的厉害的就上前递一枝。

藏香江津渡口,停靠着各种不同规模的船只。

不少船只已经驶离岸边,有的已经渐行渐远,化作江面上一个小点,更多的船只正停靠在岸边,等着载人驶向远方。

晏辞把苏青木送到渡口,他北上胥州,距离苏青木南下容州总共一千多公里地,按照燕朝驿站的车马速度,至少要行驶一个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