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34.第234章 陛下,臣有一法可振吏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也正是因此,天下凡死刑者,皆需地方官上报朝廷,经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审议,方才呈奏陛下,勾决死刑,每岁秋日问斩。

人命关天之事,当慎之又慎。”

一时间。

大殿内似乎是处于旗鼓相当的局面。

但在内阁层面上,却几乎是全部都赞同整顿吏治的。

当嘉靖的目光看向严嵩的时候。

严绍庭已经拱手出列。

严家的?

在严绍庭动的时候。

高拱、袁炜等人,以及严讷、潘恩、杨博三人,尽数看了过来。

严家是支持整顿吏治,还是反对?

若是要整顿吏治的话,恐怕过去依靠严家的不少官员,都要被清查出来,开革废黜,乃至于是下狱问罪了吧。

严家定然是不可能同意急匆匆整顿吏治的。

严讷和潘恩对视一眼,心中默默的想着。

虽然他二人和严家有所不对付。

但在整顿吏治这件事情,应当是有相同目的的。

嘉靖则是瞄了一眼走出来的严绍庭。

心中哼哼着。

这小子处处都能插上话。

不等严绍庭开口。

嘉靖便已开口道:“免礼,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严绍庭脸色一顿。

皱眉看向老道长。

这么不给面子的?

心中默默骂了一句后。

严绍庭还是直接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整顿吏治一事,自当以稳为首。”

这话一出。

严讷、潘恩、杨博三人眼底闪过喜色。

严绍庭现在说这话,无疑就是代表严嵩的意思。

那就是整顿吏治这件事,不能急。

高拱、袁炜等人则是面露疑惑。

按理说,如今徐阶不在场。

若是整顿吏治,严嵩作为首辅,保住下面的自己人不难,还能顺带着将徐阶的人弄走。

何乐而不为?

严绍庭这时又说道:“吏治,干系朝廷内外数万官员,数十万胥吏。自然不能乱来,一旦朝中乱一点,天下就要乱一大片,到时候受苦受累的还是百姓,是陛下的子民。

“但时至今日,朝廷整顿吏治,也到了必须做的时候。朝堂内外,诸事繁杂,可不论如何首在吏治!

吏治清明,则政通人和,上行下效,朝廷一纸诏令,即能在地方得以畅通推行,则安民、富民、定邦、强国可成。”

严讷三人瞪大双眼。

这小子竟然当着他们的面,来了一出回马枪。

而高拱、袁炜等人则是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只要严绍庭不说反对整顿吏治的话,那么严嵩这位内阁首辅就不可能到时候从中作梗,坏了整顿吏治的事情。

而现在严绍庭表明朝廷需要整顿吏治,严嵩作为首辅,自然会站在他们这一方。

“安民、富民、定邦、强国……”

嘉靖低声念道着,目光闪烁。

这大概是历代君王,无不渴求的大好江山。

刑部尚书潘恩却是心中冷哼一声,眼底显露讥讽。

这个严绍庭不过是弄了一个昌平而已。

当真就觉得,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事情,他都能办好了?

潘恩当即开口道:“严侍读所言的强国四事,历代君臣皆为之追求,可若是能安定百姓,不使灾患乱民,朝廷岁有盈余,就已经是上上成了。

“难道……

严侍读还能有妙法,可让我大明朝也能如此?达成严侍读所说的安民、富民、定邦、强国事?”

不过是一黄口小儿意欲在圣前买直而已。

但严讷心中却也有些担忧。

虽然严绍庭不大可能做成这些事情,但哪怕只是能有那么一两条,是能安定民生,可也不是什么好事。

严绍庭则是侧目看了一眼严讷。

这位出身苏州府常熟县的礼部尚书,当初刚刚入朝为官的时候。

有一年三吴之地遭遇倭患,他当即上书陈情,极尽言辞百姓困苦,然后老道长自然就免了三吴地区的徭役赋税。

嗯。

很合理。

他老家常熟县,就是三吴地区。

至于往后,这位同样以擅长青词而入阁的严讷,上台之后便推新吏治,然后就有了个任人唯贤,吏治一新的美名。

至于说任人唯贤、吏治一新的真实情况。

呵呵。

真要是如此,后面老高和老张上台后,就不可能还抓着吏治不放了。

直接无视了这位礼部尚书。

严绍庭拱手看向珠帘后的老道长。

“陛下。”

“臣虽不才,但亦有一法。”

“可振国朝吏治!”

…………

月票推荐票

都市文老作者,目前专写神豪,喜欢这类的可以直通车过去。

(本章完)

\t\t', '\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