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392.第389章 新的斗争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严鹄纯善,杨金水这个监军今天来治安司一趟,本质上就是为了要当着严绍庭的面,将龙虎军和昌平划清界限。

昌平是昌平。

龙虎军是龙虎军。

只要有杨金水这个监军在,那么严家和昌平就不可能在龙虎军这件事情上拿到半点好处。

关键还不光如此。

最重要是龙虎军驻扎昌平,那就等同于是将一把刀放在了昌平。

名义上龙虎军可以在城外协防京师防御,驻扎昌平也能从旁护卫裕王朱载坖。但昌平要是真想做点什么暗戳戳的事,恐怕就要被龙虎军针对了。

杨金水提出要看昌平的人丁黄册,不就是为了弄清楚昌平目前上上下下的关系。

掌握了昌平的人丁情况,他就能如他所说的,在搭建龙虎军这个台子的时候,拿着他看中的木料去搭台子。

至于肖俊鹏嘴里,杨金水在架阁库说的什么想了解昌平账目的事情,则可以理解为是个警告。

昌平要是划分不清和龙虎军的关系,那么他杨金水就能查一查昌平的钱粮。

这背后恐怕也不无老道长的暗示。

他冒着被满朝官员诽议的风险,也要带兵出城御驾亲征,更是一手捣腾出了龙虎军,又怎么可能允许旁人插手其中。

严鹄这个龙虎大将军,若是老道长看入眼那可能不假,甚至可能比之表现出来的喜爱更要喜爱,但龙虎军绝无可能真的让严鹄一言而决。

长叹一声。

严绍庭眯着眼说:“帝王权术,不过如此。便是掺了沙子在昌平,咱们也只能干瞪着眼还不能有怨言。”

徐渭却是摇头道:“关键就是当下分不清杨金水的举动,有多少是他自己的主意,又有多少是皇帝的授意或者暗示。人丁黄册拿过去,往后咱们就不能从昌平将人弄出去在暗中替家里做事了。”

徐渭忧心忡忡的说着。

而且,他也只是说了这一件明面上的顾虑。

严绍庭对此也只能是笑笑。

如今在海外,徐渭已经安排了不少昌平这边的人过去,改头换面替严家做事布局。

现在杨金水来了,那这件事便不能继续下去了。

严绍庭摇头道:“早已布局,算算时间也到了要调整的时候了。虽然非是我们主动所为,但也算是个时机。往后再要安排人手,从别处想法子便是。昌平这边往后就是照顾好百姓生机,各处工厂安心发展。”

徐渭却是依旧在那皱着眉头琢磨着。

倒是严绍庭不急,由着他去头疼。

半响后。

徐渭抬起头看向严绍庭:“思来想去,学生觉得若是有机会,郎君也该到了下去走走的时候了。”

闻听此言,严绍庭当即眉头一挑。

下去走走。

也就是让自己离开京师,去地方上为官的事情。

严绍庭不免点点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不过地方上终究还是要去的,尤其是南边!”

虽然大明当下的国策还是北边为重。

但那是军事上的事情。

要想改变朝廷格局,却要从南边入手。

毕竟。

南京城可是名正言顺的大明陪都,还有一整套的六部班子。

而且这么些年下来。

自己处处落笔,重头戏也都是放在了南边。

随后两人又商议起了旁的事情。

毕竟昌平这边不管如何,杨金水成为龙虎军监军的事情不可能更改,皇帝有自己的一些算计和心思,旁人也不可能按着他的脑袋停下来。

但日子却要继续过。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

严绍庭也确确实实就安分守己的待在了昌平,安抚百姓,看望民壮队那些受伤的人,慰问阵亡之人的家属,总结昌平半年发展事项。

不过京师里的事情,却也没有落下。

小舅子陆绎时不时的就让人将消息送过来。

依着种种消息来看。

朝廷里,终于还是如严绍庭、徐渭两人所预测的,开始了新的斗争。

事情是在昌平之战后的第三天。

一开始是兵部兵科给事中上疏,针对这一次蒙古人潜入京师,弹劾宣府镇总兵官马芳,御边无能。

兵科给事中的理由很充分。

蒙古人是从宣府那边溜进来的,那么这件事的责任就是宣府的。要是宣府能看住了自己的地盘,哪里能让那三千蒙古人溜进来。

顺带着,居庸关沿线不少将领也被囊括在了弹劾之中。

反正不管那三千蒙古人是白莲教还是黑莲教带进来的,居庸关沿线戍守无能也是不争的事实。

兵科给事中的弹劾瞬间就在朝廷里引发了轩然大波。

紧接着就是户部给事中上疏弹劾宣府镇,言称宣府在朝廷定额之外,今年还额外从户部拿走了三十万两钱粮军需,但却闹出三千蒙古人冲击京师的事情,言词中多少是奔着宣府贪墨舞弊去了的。

眼看着朝廷因为这件事情要乱起来。

最先下场的就是兵部尚书杨博了。

对于兵科给事中的背叛,杨博自然是在兵部衙门里大发雷霆,但却也无可奈何,也没办法让对方收回弹劾。

不过杨博还是亲自下场,以兵家之事皆无常为由,声称宣府镇十万兵马顽强抵抗三路大军,这是有功劳的。至于伏兵攻破边墙,潜入京师之地,那也是千里边墙不可能全然固若金汤。

到底是多年的兵部尚书。

其实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杨博就已经想好了说法,所以上的奏疏也是句句在理。

可事情岂能到此结束。

科道言官们一看。

哦呦!

你这个兵部尚书老小子亲自下场了,那咱们兄弟也不能厚此薄彼。

于是乎。

在继续弹劾宣府镇之余,科道言官们也开始了对杨博这个兵部尚书弹劾了起来。

理由同样如杨博准备的一样充分。

或者说,这帮科道言官是开始耍无赖了。

理由就一条,蒙古人都打到北京城外了,杨博这个兵部尚书那就是干的不称职,就是渎职。

就不适合再干兵部尚书了!

甚至还有愣头青,也不知道是真的愣头青,还是故意给杨博上眼药,更是上疏之言有着兵部尚书衔的胡宗宪就干的不错,虽然胡宗宪只是以兵部尚书衔管着东南五省平倭的差事,但人家老胡尚书干的也确确实实不错啊。

既然杨博这个真兵部尚书干的不行。

那就让胡宗宪接过兵部尚书的差事。

这一下算是真的给杨博激怒了。

而胡宗宪在听到这事后,也是傻了眼。

没成想,自己原本是抱着吃瓜的态度,却突然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可不论如何。

随着要换一个兵部尚书的话从科道言官们嘴里说出来后。

京师朝堂上的斗争,终于是进入到了高潮。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t\t', '\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