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天将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3章 追谥,封后,立太子,拜相,改制秘书监 天策府,都锦衣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现秘书监为王维,少监为贾至。现秘书监已被李瑄提为正三品。

其内有常衮、李勉、杨炎、严武、颜季明等年轻的属吏。

将来秘书监必会有人拜为宰相。

另外,秘书监中还有监察机构,会奉命出巡地方,职责大于监察御史。

以后,每有进士及第,必会选择几个入秘书监。

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将来一定会优先提拔。

至于内侍省,暂时管理着宦官,有名无实。

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辇局等,这些皇宫的职位,依旧以正五品待遇。但会进行稍微改制。

秘书监和天策府、锦衣卫,是在当前能直接绕过政事堂的机构,不受任何管辖。

其长吏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受宰相推荐。

即便是治罪,也先由皇帝观看,再交给刑部审理,大理寺复审。

三月一日。

李瑄以皇帝兼天策上将的身份,宣布对天策府的改制。

原本的天策府属吏,现皆已位极人臣。

现在天策府设中央军校,由皇帝兼任校长,任命兵部尚书封常清兼任祭酒,按照李瑄的方针,进行军事训练安排,和思想教育。

每年武举及第者,不必再经过经过兵部铨选,直接进入中央军校学习三年,然后任命到各都督府为低级将领。

同时,武举不仅录取武进士,还增录武举人,增加入中央军校的名额。

另外,各地都督府的副都督、主将、裨将、郎将、衙将,也会以地区为单位,入中央军校,进行短期的培训。

所以中央军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

但李瑄不会重新大兴土木。

他会选一座宫殿,改造一下,作为中央军校的驻地。

中央军校的教师,也会从军中老将中选择。

李瑄会经常到中央军校执教。

天策府中,中央军校只是一个机构。

另外,天策府掌管所有禁军,包括天策卫、羽林军、龙武军、飞龙禁军、皇家马厩。这些是皇帝的直属兵马。

等完成除贱为良运动后,还会增加禁军数量,并将神策军调遣至长安。

天策府,又设枢密院,参谋军事,调动全国兵马。

枢密院分十房,各领其事。

任何都督府征伐,必须由枢密院军令。

枢密院与军校紧密交流,各种训练方式、驻军布防,都会第一时间,由天策枢密院,传至全军。

都督必须执行。

设辎重院,管理后勤。

辎重院设八房,分别负责诸都督府调军建设,统计和审议各都督府的钱粮、衣赐、兵甲等军费消耗,负责在战事组织农夫、团练,与地方、户部对接钱将事宜,将新兵带入都督府等,另外就是统计各都督府军屯和营田。

设兵器院,管理兵甲。

兵器院分八房,负责建筑攻城器械、弓弩兵器、战车盔甲等,并通过诸都督府审计,分配诸军。

任何一具铠甲、兵器,将更严格事实,实名建造制度。

使用的士卒,也必须登记自己的名字,无故丢失者重惩。

押蕃院,分四房,负责唐军与诸胡部落的紧密联系,统计诸胡兵马,在战事可调动的具体数量。

以确保以大唐为主的蕃汉体系。

监察院,分四房,区别于御史台。监察院作为纯粹的军事机构,负责监察军队纪律,确保都督府不会违抗天策府命令。

天策府的改制,分担了兵部的压力。

也使天策上将完全拥有兵权。

趁着李瑄有无上权威的时候,大幅度削弱都督府的权力。

同时,天策府也成为各地都督的升迁机构。

都督升迁,不仅仅可以成为兵部尚书、侍郎,也可以成为五院长吏,或军校祭酒。

一旦军衔设立,他们的军衔也一定会高于都督。

当前,李瑄只是让张兴主持,一点点将天策府的框架搭起来。

三年后,开始升迁都督,到达诸院之中。

天策府和秘书监的改革,大臣们只意识到皇帝在加强权力。

还有就是军政分家。

以后御史台都没有资格去插手军队事情。

李瑄没有大的调动变动,只是在制度上打下根基,然后在两三年后填入。

如果没有足够的威望,肯定不能这么改的。

这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

但文臣武将又无法去反驳李瑄设立的天策府。

安禄山叛乱刚发生。必须加大都督府约束力。

这种约束,使边将没有召兵权,没有财政权。

但如果忠心耿耿,他们掌征伐之事,比以往会更加流畅。

登基以后,李瑄于三月十五日,颁布新常平新法。

还年初的时候,商议的事宜,不单单有常平粮仓、常平盐仓,还要用十年时间,做到常平百货。

慈幼堂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出。

现大部分郡都有慈幼堂,只是看郡守如何看待。

现更加严格对待慈幼堂,并将其视为官吏考核的政绩。

五年以内,每个县必须有慈幼堂。

且义仓与慈幼堂联系在一起,可以从义仓中直接取粮食,周济慈幼堂。

安禄山叛乱发生,但有一点值得庆幸。

当初李瑄拜相的时候,捐献两千斤黄金,建立的济生堂已经近十年。

按照计划,由大医陈藏器和王冰主持。并从皇宫调遣诸多御医。

每年都招收数百名学生,并首次招收女医者。

这个时代的学生学医非常认真,不少成材。

这些医生中,有军医,还有妇科。

军医学成后,颁发济生堂身份牌,会以极优的待遇,调遣至诸都督府。

其余医生,则开始到达郡府,在郡设立济生堂,培养郡内的医生。

李瑄要求太守府必须倾斜钱粮给郡的济生堂。

如果不足,则朝廷会补贴。

接下来,长安的济生堂,每一年都有数百名医生毕业。

郡府中的济生堂,最少得十几名医生作为老师,因为他们刚出师,还要互相学习。

他们培养的学子,如果有优秀者,会送往长安再造。

而郡济生堂培养的医生,多会在各县,各乡里开设医馆。

现在大唐医学界面临的严峻问题,依旧是过高的婴儿夭折率。

李瑄需要济生堂中培养的医生,亲身去乡里言传身教。

新的常平新法公布后,文武百官本以为李瑄会颁布考成法、一条鞭法,宰相们私下在商议此事,如何完善。

但李瑄却只字不提。

他现在更在意整饬吏治、河北河南的恢复、慈幼堂、济生堂,以及道路修建的事宜。

王公大臣,一度以为李瑄要选择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豪强大族松一口气,他们也不希望李瑄打破之前的秩序。

之前李瑄当天策上将、秦王时候,江南豪强甚至还建筑坞堡准备自守。

毕竟李瑄的狠辣是出了名的。

没有豪强大族想将百年基业拱手相让。

好在李瑄安分,似乎还像李隆基在位时一样,江南岭南赋税收不上来,也不太在乎。

不过也有一些豪强嗅到危机。

因为李瑄取消了郡兵。

众所周知,豪强大族最容易滋生于郡兵之中。

天下郡县,有一个算一个,郡兵的将领无一不是豪强大族子弟。

而解散郡兵,对豪强大族打击巨大。

但李瑄以剿贼的名义,令十万大军南下。

太守哪敢不听命令?

现豪强大族只能掌控一些县卒。

相比于郡兵,县卒一个县也就一二百人,缉拿盗贼还行。

嗅到危机的豪强,也不免会联系党羽,齐心协力,对抗可能到来的暴政。

李瑄迟迟不动,是在做充足准备。

四月十日,李瑄召锦衣卫指挥使廖峥嵘到甘露殿。

“臣拜见至尊!”

廖峥嵘入殿向李瑄一拜。

从曾经的游侠,以刺杀吐蕃金字告身将领为起始,到现在的虞国公,不可谓不传奇。

当上锦衣卫指挥使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与文武百官断开联系。

他只听一个皇帝一个人的命令。

自天宝六载起,李瑄就将锦衣卫手册写给廖峥嵘。

他现在是最会搞锦衣卫,最会监察文武百官的人。

李瑄已经抓到数十个地方太守、二百多县令的黑料。

其他官吏更是不计其数。

甚至还有李瑄亲信官吏的贪污受贿证据。

只是被李瑄压住。

他刚掌权,亲信还是不能动的。以后再收拾他们。

李瑄眼中不揉沙子。假如李岘在相位上变得利欲熏心,李瑄将来定会清算他。

只要有能力,李瑄不吝啬宰相的位置,甚至封郡王都有可能。

但是那些士族,与李瑄没有关系的太守县令,长史县丞等,动不动阳奉阴违,把朝廷的策令,告诉豪强大族。

帮助豪强大族隐瞒户口,鱼肉乡里。

李瑄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他明白现在的他是“军政”时代,他牢牢掌握的中央军、都督府军,超过七十万。

除了波斯王国外,他能直接号令的胡人部落兵马,也超过三十万。

必要的时候,李瑄能将胡部调到中原。

这些兵马,待遇优渥,自然不能去加剧财政。

那就只能是向豪强大族开刀。

“不必多礼,峥嵘,现在各郡县锦衣卫人数有多少?”

李瑄请廖峥嵘坐下,挥手让宫女上茶,并向他询问道。

“回至尊,臣改编原来的常平新兵,新募退伍士卒、人员,现锦衣卫总计有十八万人,按照至尊的吩咐,锦衣卫只招募退伍士卒、游侠、佃农、平民、奴隶,无一豪强大族。”

廖峥嵘向李瑄回答道。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